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點擊香江:「與民共議」新風 改良管治見出路\周文港

時間:2017-02-16 03:15:12來源:大公網

  進一步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社會氣氛變得和諧、市民安居樂業,顯然是香港市民共同期盼的心願。日前,各行政長官參選人陸續公布自己的政綱。其中,林鄭月娥以「教育新資源、稅務新方向、置業新希望」為綱領,公布一系列香港市民、尤其是教育工作者、中小企業主、雙職家庭等都期盼已久的相關範疇政綱,令人欣喜,事關有關建議切合相關持份者的真正需要。

  有參選人一早公布其全面政綱,而林鄭月娥卻選擇以先聆聽收集、後綜合推出的「與民共議」方式推介政綱;然而,有關做法引來其他參選人的批評。在香港這個自由開放的社會,先聆聽民意、再急民之所急去制定政策,是理所當然之事。難道只是自己閉門造車,又或者只為滿足自己的支持者需要、而大派「政策牛肉乾」才好?更難看的是,有個別參選人不但沒有嚴格按照基本法提出進行相關立法建議,更提出一系列志在激化社會矛盾、又或者企圖製造中央與香港更緊張關係的主張,誓要「語不驚人死不休」;這樣難道是對選委及香港市民公平和負責任?不被極端主義牽着走,應該是一場民主、文明、現代化選舉的應有表現。

  教育政綱切中時弊

  教育方面,林鄭月娥承諾一旦當選,每年將增加50億元教育經常開支。而有關教育方面的政綱,當中包括:一、訂立幼師薪級表;二、改善中小學教師編制;三、將短期合約教席轉為常額教席;四、增加對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的支援;五、改善學校硬件及軟件建設;六、資助高中畢業生升讀自資院校大學學位課程。跟過往兩屆立法會教育界功能組別選舉及選舉委員會教育界別候選人的政綱比較之下,就能發現以上六項政綱都能切中業界需要,並能大大改善業界積存已久的職位不穩、同工不同酬、課堂失序,以及促進青年學生尤其是清貧學生向上流動的問題。

  如果真能盡快落實幼師薪級表、改善中小學教師編制、由合約改常額、增加支援融合教育及特殊教育等,單單是這四項已能令約68,500名幼、小、中、特教師受惠(當中還未包括每年新入職教師)。而如能為自資學位提供資助,亦會令9,000名符合本地學士學位課程基本入學要求、但由於八大院校的資助學額不足而無法接受資助大學學位的學生受惠。這同時會為每年從八大院校研究院相關受資助課程畢業的約2,200人(當中還未包括自資類別)提供一定的就業機會。單單六項教育政綱,已能幫助68,500名在職教師及每年11,200名學生的向上流動;如都能實現,肯定是功德無量。難道,反而去支持重設教育署署長令教育官僚架構再一次臃腫龐大、效益低下這一類「離地」主張?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育界及高等教育界的選委仍然以不同的政治理由加以拒絕的話,恐怕會有負業界所望和承受極大道德壓力。

  置業稅務均見新方向

  因應現時的私樓樓價與家庭收入已經嚴重脫節,而私樓租金亦蠶食了年輕家庭的大部分收入,林鄭月娥建議重建置業階梯,在現時的置業階梯中多加一層,定位在私樓和居屋之間,稱「港人首置上車盤」,為不同收入的家庭提供置業機會。有關做法,有點像以前的「夾屋」,肯定是契合市民所需要。然而,由於社會上存在對開發土地的不同阻力,縱使本屆特區政府已經銳意開拓土地,但過去四年來,每年平均公屋落成量仍未達目標。加上不少有意置業的年輕夫婦都極可能來自公屋,如果不改變現時如一生只有一次接受資助房屋機會等種種限制的話,有關措施知易行難。因此,林鄭月娥及其智囊有必要稍後補充解決上述問題的具體辦法,尤其是如何助既無法申請公屋、亦無法負擔不斷攀升的私樓租金這部分的「夾心階層」上樓。

  林鄭月娥又提出實施兩級制利得稅,企業首200萬元利潤的稅率,會由現時16.5%減至10%,預料數以萬計的企業可獲減稅40%。她亦表明會就投資研發、環保設施、文化藝術及設計等方面實施稅務扣減寬免。這兩項措施,明顯是扶助中小企、初創及創科類企業主的發展,做法算是從港英到回歸以來最為開明的。然而,在鄰近地區包括廣東、上海及新加坡等地已經不只是靠減稅,而是更進取以津貼的方式支持有關企業主的發展,這裏亦值得再細化。

  政綱從來不應該只是權力鬥爭的工具,而是應該由下至上形成全民奮鬥目標,並用待民以心、有誠信的方式加以落實。如同新加坡、迪拜,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全民奮起共同創出新奇跡。但願新人事新作風,帶動香港人回歸務實理性、積極向上!

  作者為全國港澳研究會香港會員,紫荊研究院副院長,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