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中國正進行一場靜靜的大改革/秦曉鷹

時間:2017-01-09 03:15:53來源:大公網

  一華人朋友從美國來電話,與我大談中國的經濟社會狀況。但一個多小時的電話粥竟沒談到以往的熱點話題──「反腐」。我問他為何?他有些不以為然地答:「我看最近打的『老虎』(指地位很高、貪腐問題嚴重的官員)不多,所以興趣不大。」

  實話實說,這位友人的看法不僅在中國境外頗有代表性,即使是在境內,持同類觀點的人也不在少數。有些人甚至認為,反貪反腐的高潮期已經過去。不過,依筆者所見,此言差矣,或為大謬。因為,一場中國反腐的大戲好戲,或者說從本源上對腐敗加以治理的制度性變革,才剛剛開始。

  監察體制改革三試點

  這剛剛開始的第一步就是中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已經通過中國的最高立法機構──全國人大批准,在北京市、山西省、浙江省三地進行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試點。筆者認為,這件事對中國反對貪污腐敗運動能否結成「正果」極為重要,甚至可以說,此事成功與否關係到中國反腐運動的成敗。如同蓋樓必打地基一樣,此舉實乃制度反腐的基礎工程。為什麼這樣說呢?且看確定此次監察體制改革的三個試點所包含的典型特色。

  山西省是中國中高級管理層出現全面腐敗的代表性省份。中共對這個省份腐敗狀況的基本評價是「塌方式腐敗」,把對這個省的反腐目標確定為「恢復政治生態」。據說,經過前一段「拍蠅打虎」的組合拳後,要在這樣一個無論是面積和人口都相當於歐洲一個大國的省份恢復正常運行,保證不再爆發新一輪大範圍腐敗疫情,不建立一套完備的監督機制,實難完成。

  如果說山西官員的毛病主要反映在經濟領域,那麼,北京腐敗官員的毛病就不僅發生在經濟領域,而且還出現在政治領域。不久前落馬的那個號稱女強人的北京市負責人,其問題之嚴重就在於妄議中央。在中國,特別是對執政黨的黨規來說,這絕對是錯莫大焉、不可姑息。把北京定為監察體制改革的試點,足見這項改革的設計者具有多麼強烈的政治意識和捍衛執政基礎的意識。

  至於把浙江省也納入了試點,顯然是要在中國最為發達的東部地區摸索出一套富而不奢、貴而不貪的行之有效的路經。中國官員的貪腐行為與新形勢中的新產業、新業態有着非常密切的關聯。把浙江作為試點這件事,本身就說明中國反腐運動具有探索精神。同時也再一次證明,中國發展的極端不平衡性以及由此帶來的複雜性。國家監察體制的變革必須考慮地區的差異和複雜。

  整合反腐機構成趨勢

  中國的國家監察體制為什麼要改革呢?因為原有的反腐監察體制存在兩大弊端。其一是以往的監察機構設置重疊、人浮於事、效率很低。僅一個省裏的反貪反腐機構就疊床架屋,有監察廳(局)、有預防腐敗局、檢查院也有類似機構,它們的職能無外乎就是查處貪污賄賂、失職瀆職、防止職務犯罪等等。然而這麼龐大的機構及其數十萬工作人員卻對中國以往的貪腐之風束手無策。倒是兩年來中央派出的幾百人組的巡視組,卻成了抓出上百名貪腐「老虎」的生力軍。可見,統一與整合反腐機構和相關功能,已是勢在必行。

  第二個弊端就是同體監督。中國各省市的監察機構都是由各省市的黨政領導機構挑選和任命的。這種形式的任命帶有隸屬性質,被監督者恰恰是監督者的上司,如此一來,監督與監察還會孔武有力、擲地有聲嗎?因此,中國國家監察體制這次改革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內容,就是要把這種「同體監督」轉變為「異體監督」。把監督從隸屬關係的枷鎖中解放出來,建立從中央到地方的獨立監察體系,這個新的監察體系初步定名為「監察委員會」。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獨立運作的新體系還把中共紀律檢查委員會僅限於對執政黨成員的監察,一下子擴大到了中國的所有的公職人員。換句話說,在中國,一切由國家財政撥款支付勞動薪酬的人們,都將接受這個委員會的嚴格審視。國家公職人員所構成的國家管理的基本要素,將會在類似香港廉政公署那樣的權力制約中,變得廉潔、健康、高效起來。這是否就是中國反腐風暴的初心,人們將在中國這一輪可能涉及到國家體制的改革中加以印證。這會是一場革命嗎?尚難下結論。但至少是一場靜靜的大改革、大變革。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