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特區政府與內地有關部門協商成功,將在西九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這讓港人欣喜與期待。
特區政府的決定,卻陸續受到反對派質疑。二十多名立法會反對派議員聯名要求召開特別會議,要林鄭司長就未有進行公眾諮詢一事作出解釋。另外,還有個別市民要「司法覆核」,一些報刊文章也指建館為「文化統戰」,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明明是一件合理合規的重大文化公益項目,卻被某些戴上有色眼鏡的人,硬往政治上牽扯,又來個「逢中必反」。
公眾諮詢仍有空間
故宮是世界知名的中國傳統文化瑰寶。故宮管理機構同意在港設館,並長期提供珍貴文物展出,是一件有利於提高港人文化生活質素和城市形象的好事。故宮文化博物館坐落西九,跟其他藝術館相配合,將形成獨特的世界級文化博物及藝術展覽群,勢必吸引世界各地旅客來港,香港市民和旅遊業界都非常支持及期待。無論對香港文化素質的提升,對促進旅遊業的發展,對香港國際都市形象升級,都十分有益。
至於反對派議員所指的「程序問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籌備和審批按程序進行。由於整個西九文化區的土地規劃是用作文化藝術設施,興建博物館不需按城市規劃程序重新諮詢公眾。她詳細解釋了過程,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在上月特別會議中,通過撥地興建博物館,並接受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捐贈;賽馬會董事局則在10月一致通過捐贈35億元興建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的單霽翔院長幾個月前來到香港,向賽馬會董事局介紹。
林鄭月娥說,如此大型的項目不會於事前透露詳情,希望大家諒解。現在距離博物館落成啟用約有五年時間,政府樂意討論各方面問題。西九管理局近期亦發出電郵,指本月12或18日將召開會議討論有關項目,指故宮文化博物館對香港有文化歷史價值。對於博物館未來營運細節,包括如何營運等,公眾仍有很大的參與空間。
特區政府宣布將在西九文化區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長期展示逾千件書畫、陶瓷、青銅器等故宮珍藏。故宮文物幾乎全是一級文物,有部分展品更屬國寶級,可於香港欣賞到故宮珍藏,機會難得。項目可配合香港成為國際文化都會,彰顯香港東西文化薈萃,同時開拓兩地與國際文化交流,加深市民及遊客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識。
但是香港的反對派,卻以政治化、妖魔化來看待香港故宮博物館項目。有反對派人士竟然表示,「香港不需要故宮」「放眼香港歷史,根本完全跟北京故宮毫無交集」。可見,反對派以所謂「未諮詢」來狙擊、阻礙項目發展,企圖讓香港什麼事也做不成。對他們來說,香港的文化提升與市民需求根本不在考慮之內,他們的目的就是反政府、反中央,拖垮香港每一個建設發展項目。
西九管理局董事局上月曾召開特別會議,會上一致同意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計劃是中央送的大禮,10年前四川送贈兩隻大熊貓來港,同樣無經諮詢。而整個建設投資主要是馬會出的,還有不少商人捐贈,不需要花香港政府公帑。
對這次的文化大禮,港人特別是文化界人士莫不欣喜有加,只有反對派無理取鬧,企圖狙擊、阻礙項目發展。對於這樣的大好事,即使不表歡迎,最少也絕無任何反對之理。而且,反對派提出的反對理由,如什麼未作公眾諮詢、繞過立會審議,不過都是表面之詞,根本不足以否定在港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重要性和意義。
洗腦之說荒唐可笑
還有一些人從專業角度提出了質疑,其中較有分量的當屬前西九行政總裁。他的反對意見主要是兩條:一是認為西九應聚焦「現代藝術」;二是整件事情缺乏諮詢。其實,西九發展主調如何,不同人看法可以很不一樣。西九明年落成的戲曲中心,裏面就有京劇、粵曲、崑曲等中國傳統戲曲藝術。而西九是以世界綜合文化為目標,有東有西,有新有舊,特別是東西方文化的交融,這才是香港的文化特色。其實,戲曲中心建設的本身,就已經否定了「西九要聚焦現代藝術」的論調。
現在,香港社會中瀰漫着一種偏執型政治思維,凡與內地有關的事,都被認為是「洗腦」。聽到北京故宮博物院來港開分館,就反射為「文物洗腦」。如此類推,大熊貓來港,就是「動物洗腦」?
故宮藏品的文化含量堪比大英博物館和羅浮宮。故宮文物能來港設館展出,這是港人的福分與幸運。香港社會忍受政治的撕裂、無理纏鬥已經夠長的了,二○一六年的香港,充滿暴力、無理、喧囂,夾雜着部分人無理取鬧的振振有詞。希望二○一七年的香港,隨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開建,能夠出現和諧、溫暖、文化和充滿朝氣的新氣象。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