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未來更需從思想上防止「港獨」/曾淵滄

時間:2017-01-03 03:15:38來源:大公網

  二○一六年過去了,二○一七年開始了。香港市民近日投票選了「亂」字為二○一六年的漢字代表。二○一六年的確有些亂,開始時有旺角暴亂,有內地A股「熔斷」之亂,然後有立法會選舉「港獨」之亂。

  展望二○一七年,恐怕「亂」字依然會存在於香港,內地A股之亂基本上已經處理了,旺角暴亂的滋事分子在排期上法院審判,已經有人被判有罪,希望判刑能起警惕作用。因此,二○一六年遺留下來,於二○一七年再延續的亂,可能就是「港獨」之亂。

  人大釋法,梁游被法院判處失去立法會議席後,香港的「港獨」聲音的確少了。但是,聲音少不是消失,只是由明轉暗,由「明獨」轉為「暗獨」,換上不同的外衣再開始。因此,二○一七年依然得反「港獨」,防「港獨」之亂。

  新加坡經驗值得借鑒

  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是在政治上防「港獨」。但是,更重要的是思想上防「港獨」。過去五十多年,李光耀很成功地建立新加坡人的國家觀念,培養新加坡人的愛國意識,他的方法也許有參考之處。

  新加坡並沒有國民教育這一科,新加坡的小學課本是統一的,內容由新加坡教育部官員編寫,公民意識早於每一科的教材中滲入。不論是華文、英文、常識或科學課本,都會提到新加坡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民有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義務。男性公民於十八歲時要強制參加兩年的兵役,兵役是愛國意識的訓練,是體能的訓練,是紀律的訓練及領導能力的訓練,對建立國家意識、防內亂有很大的作用,兩年服役之後,還得每年回營受訓兩個星期,一直到軍人的正常退休年齡為止。今日的中國內地,名牌大學生也得在入學前參加短時間的軍訓。可見,軍訓是國民意識最佳的訓練場所。

  新加坡的中小學生,每天上課前得參加學校的升旗禮,唱國歌,集體讀信約。長期唱國歌讀信約,新加坡國家意識就無聲無息地印在每一位學童的腦子裏,在香港的新加坡國際學校,也是每天要升國旗、唱國歌、讀信約。

  港英時代,英國殖民地政府沒有要求香港學校升英國國旗,唱英國國歌,原因是英國政府從來沒有打算承認香港人是英國公民。也因此,在一九九七年新界租約期滿的壓力浮現之後,英國國會緊急修例,把香港人當成英國海外屬土公民,與真正的英國公民不一樣,權益不平等。既然香港人不是真正的英國公民,也不必推動什麼公民意識的教育,英國人留下來的「公民意識真空」的現象,於回歸之後繼續存在。

  很難明白,回歸近二十年了,香港特區政府依然沒有強制要求所有的香港學生(外國政府辦的國際學校例外)每天升國旗、唱國歌。這應該是一件強制性的事,違則法辦。要法辦當然一定要立法,「一國兩制」中依然以「一國」為重,「兩制」只是生活、政治、經濟制度不同,但是依然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就不可能不進行強制性的國民意識訓練與教育。

  五十多年前李光耀面對的壓力比今日香港特區政府更大,當時新加坡不少華人的效忠對象是中國,不少馬來人的效忠對象是馬來西亞,不少印度人的效忠對象是印度。當然,也有懷念英國殖民地政府的人。李光耀的確不容易,但是他成功了。

  警惕來自海外的亂源

  除了內部之亂,香港於二○一七年也要警惕來自海外的亂對本港的衝擊,而亂源必定來自特朗普。特朗普以狂人的姿態當選美國下一任總統,今年一月二十日正式上任,上任前他口口聲聲說要搞貿易保護主義,要向入口美國的產品徵收關稅,他口口聲聲說要把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然後向中國產品徵收處罰性的關稅。他與台灣的蔡英文通電話,還質疑為什麼一定要守「一中」的協議……難免,中美貿易戰會在今年爆發,一旦特朗普向全世界的產品徵收關稅,香港自然身受其害。自由貿易,全球一體化,是對香港最有利的環境,任何貿易戰,保護主義都會影響香港。

  過去幾年,奧巴馬以圍堵中國的戰略壓制中國,圍堵的具體效果是政治性的、外交性的,不影響經濟貿易,因此香港不受影響。特朗普的戰略不是圍堵,而是貿易戰,他要逼正在中國生產的美國企業搬回美國,目前有非常多的香港廠家在內地生產,產品則賣到美國去,這些廠家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要應付貿易戰,中央政府可能的戰略是全力開發本國內部市場,以取代受影響的海外市場。開發內部市場、開放內部市場,也是貿易戰中最佳的談判籌碼,香港商人應留意內部市場所能提供的機會。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