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風塵僕僕,上周剛在北京主持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簽約儀式,明(二十八)日又要再啟程赴京,出席二十九日舉行的故宮文物醫院及「建福榜」落成典禮。連串合作項目下,特區與故宮的距離彷彿一下子大大拉近了。
香港要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當然是一件大好事、大喜事。故宮是中國歷史文化精華薈萃之所在,歷代珍貴文物盡典藏其中;而長期以來,不要說文物不輕易出「宮」門,就是「故宮」二字,也是絕不可以隨便動用的,再大膽的企業商人都不敢挪用、套用這兩個字,否則肯定是要「吃官司」和被追究到底的。
就是這麼嚴肅、珍貴的故宮文化,在五年後的二○二二年將會出現在香港特區西九龍文化中心海濱地區,那真是令人難以置信而又喜出望外之事。西九文化中心籌創經年,其中最令政府及各界擔心和頭痛的是,有了這麼一大座壯觀宏偉的建築物,如何可以令其名實相符,而不至成為徒具虛名的「大白象」?「西九」需要有大量能夠充分反映和體現中華五千年文化的元素,才能夠有牢固的根基,也才能夠立足於世界文化藝術設施之林和建立自身的存在價值。如今,故宮文化博物館宣布落戶香江,西九文化區終於有了「鎮山之寶」,整體文化質素和名氣、分量都上了一個新台階,真是得來不易、可喜可賀!
然而,就是這麼一件好事、喜事和要事,竟然也會有人在那裏大潑冷水、「阿吱阿咗」,真是奇哉怪也!這些人說,香港建「故宮文化博物館」,為什麼不先提交立法會審批?為什麼不作公眾諮詢?更有質疑目的是要向青少年「洗腦」……,總之就是一百個懷疑、一千個反對。看來,這些人「抗中」是已經「上了腦」,居然連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遺產也看成是「敵人」了。
對此,林鄭司長昨日在回應傳媒提問時已經作出解釋,籌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已經有一年多時間,其間「西九」董事局及馬會董事局均已開會通過;而由於故宮此次是將大量國家一級珍貴文物長期借予香港展出,事涉保安、需要保密,只能在適當時間予以公布,事前難作公眾諮詢,在程序上並無任何不妥,更不存在什麼「繞過」立法會的問題。
林鄭月娥講的完全是事實,但正正就是這麼一些所謂的質疑,恰好讓人看到了事情複雜的一面,特區什麼好事、正事、大事到了這些反對派口中,都成了「陰謀詭計」和負面新聞,並且「生安白造」、危言聳聽,企圖煽惑市民起來反對,真是其心可誅、令人憤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之設,主旨是展示故宮珍藏的歷代文物,弘揚五千年中華文化,加強對青少年的文化歷史教育和提升香港國際都會級城市的形象,是中央對港的又一重大關懷和支持,全港市民都應予以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