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西九設故宮博物館有文化政策意義/宋小莊

時間:2016-12-26 03:15:27來源:大公網

  上周五,身兼西九文化管理局董事局主席的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北京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簽署合作備忘錄,文化部部長雒樹剛、行政長官梁振英等在場見證。主要內容是落實在西九文化區興建故宮文化博物館,長期借展故宮博物院珍藏。該館由香港賽馬會贊助三十五億港元興建,佔地一萬多平米,建築面積三萬多平米,預計二○二二年落成。故宮博物院是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博物館之一,西九是世界最大的文化項目之一,建館後,在北京、台北和香港就都有故宮博物院的珍藏展出了。

  明年六月,現於北京首都博物館展出的故宮「養心殿」二百多件珍品也將在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育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一九二五年建立的故宮博物院佔地七十八萬平米,藏有古書畫、古器物、宮廷文物、古籍檔案等一百八十萬件。如果一天鑒賞一百件,也要大約五十年,世界恐怕沒有任何人能獨立完成這一工作。

  傳統精華帶來文化自信

  「養心殿」建於明嘉靖十六年,是清朝政治、軍事最高權力中心所在地,清代雍正至溥儀八代皇帝皆在此理政,也是清末垂簾聽政、宣統發布退位詔書的場所。該殿所藏是故宮藏品中的珍品,該殿的建築面積三千八百平米,館藏珍品一千八百九十多件。在西九建館前,故宮博物院允將「養心殿」珍品先行在香港展出,是中央對香港的關懷,是符合香港民意的。該珍品不但將吸引廣大香港同胞參觀,也將成為境內外遊客的景點,對香港的旅遊中心地位必有助益。

  故宮博物院先後有院長二十多位,其中馬衡在故宮任職二十七年(任院長十九年),時間最長。他精於金石、篆刻、碑帖等的研究,承襲乾嘉學派,治學以文獻研究與實地考察相結合。馬氏為寧波斳縣望族,與香港不無關係。他的弟弟馬鑒曾任香港大學中文系主任,馬氏家族後人馬臨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

  香港基本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香港特區政府自行制定文化政策」,這也是對香港特區的憲政要求。國家主席在今年的「七一」講話中,繼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論自信之後,還提到文化自信。如果說前三個自信主要發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社會制度和經濟建設的重大成就的話,則文化自信主要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帶來的。

  世界古代文明都有中斷的現象,唯獨中華文明是基本不中斷的,中華傳統文化可以自立於世界文化之林而無愧色。明末清初學者王船山在《讀通鑒論》一書中認為,這是古代「治統」和「道統」相結合的結果,即使「治統」衰敗,依靠「道統」仍有復甦能力。筆者認為,這還有「學統」的因素。只要「道統」和「學統」存在,中華民族及其國家就仍然有生命力。「道統」和「學統」就是文化的傳承、揚棄和創新。由此而言,能夠培育「道統」和「學統」的「治統」就是不可戰勝的,結合了前三個自信,有文化自信的人民就是不可戰勝的。

  培育「一國兩制」價值觀

  對香港來說,文化自信應當是香港文化政策的指導方針,在「一國兩制」下,香港應當建立符合國家和特區發展的文化政策,並考慮到:

  (一)培育、踐行「一國兩制」價值觀。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文化傳統,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一國之內,採用不同社會制度的地區之間,既會有相同的價值觀,也會有不完全相同的價值觀。正確的、一致的價值觀是一國軟實力的靈魂,是決定文化性質和方向的深層次要素。一國文化軟實力,也取決於其價值觀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有的國家以建立第一強國為核心價值觀,有的國家以標榜意識形態為核心價值觀。中國以團結奮進、求同存異、互利共贏、共同和平發展為核心價值觀,該價值觀建基於道路、制度和理論的自信,承續自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結合於國家的硬實力、軟實力和巧實力。兩地都要淡化意識形態色彩,在實現趨同的價值觀之前,香港則應當培育、踐行「一國兩制」價值觀。

  (二)國家和香港向趨同的價值觀邁進,這不意味着兩地的價值觀沒有差異或不應當存在差異。不論是否存在差異,都要相輔相成。在「一國兩制」下,根據相同和不相同的價值觀,共同發展國家的軟實力。提高國家的軟實力,要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深化體制改革,完善各種制度和機制,廣泛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的發展,說明中國道路、中國制度和中國理論的先進性,發揮香港特區在建立、傳播國家話語權方面的作用。「一國兩制」的優勢就在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包容性,在一國之內,就是善於利用各種制度、機制和方法,化解社會制度差異帶來的各種矛盾,共同發展。國家與香港的軟實力相結合,發揮各自的和共同的作用,不是互相排斥,有效展現中華文化獨特的魅力。

  (三)香港的軟實力有別於內地,該軟實力也需要文化基礎。在亞洲四小龍經濟高速發展期間,也產生了與之相適應的敢於拚搏、勇於創新的價值觀。回歸前後一段時間,香港有所迷失,脫離實際情況,沉迷於絕對自由、無限民主的「太虛幻境」中,有必要撥亂反正,重新收拾、總結、發揚香港固有硬實力和適應「一國兩制」發展的文化,夯實該文化基礎,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提高競爭力,發揚拚搏精神,使香港恢復、振作新活力。這種香港文化,有助於提高香港的硬實力、軟實力,也有助於提高內地的硬實力,有助於與內地軟實力相結合,是中國價值觀和軟實力的有機組成部分,為實現「中國夢」、爭取國家話語權作出貢獻。

  故宮展品只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小部分,從一棵樹,可以看到一片林。從故宮之樹,可以看到中華文化之林。

  深圳大學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教授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