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故宮文化」是館不是院/關 昭

時間:2016-12-26 03:15:27來源:大公網

  特區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日前在京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簽署了在港設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的協議。這是一個十分有意義和具有突破性的舉措。

  首先,北京故宮可以說是全國歷史文化和文物的重鎮,是最具代表性和價值的文化和文物單位。

  因此,中外遊客只要去到北京,到故宮一遊已是「指定動作」;但是,故宮面積宏大、收藏極豐,絕不是一次半次參觀遊覽便可以得窺全豹的,更遑論深入和仔細的觀賞了。

  而故宮自建成近三百年以來,可以說除了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時期,一批重要文物被撤離搬到大後方重慶及其後轉到了台灣之後,故宮文物是沒有離開過紫禁城的大門,更遑論在故宮之外有「分支」了。

  因此,林鄭司長這次能夠爭取到與單院長簽署協議,在港設立「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絕對是一件大事,而且可以肯定,沒有中央的大力支持是決不可能實現的。而這既是對特區政府的信任與支持,也是對全體港人的信任與支持,故宮文物才會「落戶」香江。但當然,這一「分支」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分館」而是有着非常嚴格的區分與獨特意義的。

  首先,香港新架構的名字並不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分院」,而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主要差別在「文化」二字。香港未來興建的並不是故宮、也不是故宮博物院的「分院」,而只是一個展示故宮文物即收藏品的展覽館,介紹的是「故宮文化」而且是「館」而不是「院」,因為北京故宮博物院除了展覽功能之外,更是一個學術研究機構,有一大批專家、學者和研究員,而未來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應是以展示為主,學術研究也可能會有,但不會是主要職責。

  當然,更重要的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之設,對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意義是十分重大和長遠的。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