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挺梁」任內依法施政是香港穩定和市民福祉需要

時間:2016-12-05 03:15:09來源:大公網

  文|屠海鳴

  選委會選舉即將舉行,選出怎樣的選委進而選舉出怎樣的特首人選,關係到香港的穩定和市民的福祉,影響深遠。令人遺憾的是,就在這一關鍵時刻,反對派又一次奠出了「倒梁」牌,炒作所謂的「ABC」政綱,意圖混淆視聽、誤導公眾,以騙取選票。然而,這種舉動背後包藏的是反對派的極度自私居心,是意圖控制選委會選舉進而操控特首人選的產生,破壞中央對香港的實質管治權、破壞特區政府的有效施政、動搖香港的繁榮穩定根基。必須指出的是,只要行政長官梁振英在任一日,市民支持他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都是理所當然之舉,因為只有這樣才符合香港繁榮穩定的大局,符合廣大市民的根本利益。當前,在本屆政府餘下的半年多時間裏,「撐梁」、「挺梁」是應有之義、必應之舉,這與梁振英是否會參選連任無關。因此,面對反對派的惡劣行徑,市民切勿被迷惑誤導,應敢於直斥其非,支持梁振英在任內繼續依法施政、支持特區政府依法管治,堅決與「港獨」鬥爭、支持「一國兩制」與基本法的有效落實。

  本周日,香港的數十萬選民將選出選舉委員會1200名委員;明年3月26日,再選出新一任的特區行政長官。可以說,這場選舉重要性非比尋常,尤其是在香港當前異常複雜的政治環境下,在「一國兩制」實踐遇到不少新情況、新問題背景中,在境外政治勢力千方百計介入其間的漩渦裏,最終能否確保選委會的順利產生,能否選出能真正代表香港民意的「選委」,關係到七百三十萬市民的切身利益。而一如所料,每到重要選舉,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政治炒作和舉動。近來,「倒梁」、「ABC」、「讓梁提早下台」、「數臭689」等等更是常見的動作。但是,反對派愈是如此,也就愈能顯示出其荒謬,證明其卑劣,展現其偏激,廣大市民也就愈能看穿反對派的政治意圖。

  支持特首任內依法施政

  反對派為什麼在當下時候拚命「倒梁」、市民又為什麼必須「撐梁」完成餘下任期?事實上這兩個問題是一組辯證的關係。在反對派眼中,梁振英阻礙了他們獲得政治利益的道路,阻礙了外國勢力長驅直入干預香港事務的機會,阻礙了否定國家利益、否定「一國兩制」的種種企圖,因此必須除之而後快。但對於市民來說,支持梁振英完成餘下任期是因為符合香港的根本利益。只要梁振英在任一日,就應當支持,這絕非「盲目」不顧現實的支持,而是對依法施政、對香港穩定、為民謀福祉的支持。反對派「倒梁」為的是自己,市民「撐梁」為的是全港,也為的是自己。但兩者當中孰輕孰重、孰大孰小、孰先孰後,已是一目了然。

  假若反對派及其幕後的政治勢力得逞的話、梁振英提前「下台」,試問香港會變成怎樣的一地方?香港根本的政治問題會解決的了嗎?深層次的矛盾會一日之間消失嗎?經濟結構轉型會瞬間化解嗎?整體競爭力可以突然增加嗎?顯然這是不現實的,亦是自欺欺人的。相反的是,如果梁振英被反對派趕下台,香港的情況只會更為惡化,不僅政治惡鬥會更為嚴重,經濟社會發展會陷入停頓甚至是嚴重倒退,立法會將是無日無之的「拉布」與流會。特區政府管治嚴重衰退,而聯繫上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等「黑天鵝」事件,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將遭受嚴重的衝擊,金融大鱷再次重臨,股市樓市崩潰,社會嚴重撕裂……97年的金融風暴或許會再度重演。這顯然不是廣大市民願意看到的結果。所以,只要梁振英依然是行政長官,就應支持他繼續依法施政。這並非政治上的喜惡,而是客觀事實與市民利益的需要使然。

  與支持連任是兩回事

  反對派另一個政治口號是,即便梁振英不能提早下台,也要令他無法連任,換人以改變香港的現狀。這種觀點很容易誤導人,一些人將對香港現狀的不滿,統統歸咎到梁振英一人身上,亦天真地以為只要換人做特首,香港就有「救」。我們且不說香港目前究竟有沒有哪一位更適合做特首的人選,僅以換人這一行動的本身來說,當一些已行之有效的政策無法得到持續貫徹,當一些對香港根本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不能有效推行,哪一位高人都坐不穩、坐不長、坐不好特首這把交椅。穩定、高效、可以預期的政府是正確且應具備條件。

  當然,必須指出的是,支持梁振英當下繼續依法施政,不等同於就是支持他本人連任。市民所支持的,是真正符合香港長遠發展需要、有利於「一國兩制」在香港正確實踐的政府管治。梁振英會否參選、能否成功連任,還要看最後的選舉結果,並非個人意志所能左右的。但是,市民相信,不論是誰做特首,都必須心無二致、全力以赴去全力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全力貫徹中央的治港方針、全力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和根本利益、全力維護和擴大廣大市民的根本福祉。而每一任特首都需要具備的三項必備條件:中央信任、有管治能力、市民支持,特別是在當前政治生態中堅定地反對和抵制「港獨」,這些都是所有市民所看到的客觀事實。更何況,在當前日益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之下,在日益嚴峻的社會內部利益群體之間的矛盾情況之下,在眼前困難與長遠發展需要的平衡取捨之下,不是每一個學富五車、才華橫溢、能力超眾的人,即刻能在行政長官辦公室長袖善舞、審時度勢、面面俱到的。

  反對派操弄倒梁有企圖

  每一個政治舉動背後都不是孤立的,它所反映的是政治企圖、手段和目的。從梁振英2012年3月當選以來,反對派就沒有一日停止過對梁的政治攻擊,發動一波又一波的政治對抗行動。從早年的反「國教」、「佔中」、「旺角暴亂」到近期的煽動「極端本土」、「自決」等「港獨」行動,目標只有一個,即是要通過否定「一國兩制」、否定中央對港的管治權、否定國家安全和利益,進而推倒梁振英。過去四年多時間來,香港幾乎沒有一日停止過政治對抗,當中原因為何?絕非梁振英自己想見到的,而是反對派不擇手段的「倒梁」企圖、手段和目的。

  儘管「ABC」等「倒梁」政綱看似標榜着「民主」等普世價值的標籤,但實際上,所有這些都不過是用來掩藏反對派自私自利的政治野心。因為,只有梁振英下台,反對派的極端政治舉動才能迫使其他人就範;只有梁振英不在特首之位,外國政治勢力才能輕而易舉地插入香港;只有換上與自己立場一致的人,「港獨」才能有繼續生存發展的空間。顯而易見,眼下市民面對的問題絕非僅僅在於「換不換人」或「換什麼人」如此簡單,而在於香港還要不要「一國兩制」,承不承認國家安全和利益,接受不接受中央的實質管治權。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絕不能妥協。縱觀梁振英四年多施政,或許在某些具體政策、理念或人事安排上,仍有較大的改進空間,但是在治港方針政策上是沒有任何後撤的餘地。如果當下反對派「倒梁」的策略成功,則可能意味着香港離「一國兩制」愈來愈遠、離動盪混亂愈來愈近。

  香港不少有正義感人士對換不換特首問題的認識,遠較反對派政客清醒。「港獨」的囂張氣焰,讓市民警醒繁榮穩定的「不確定」性;外國勢力如入無人之境的明目張膽,讓市民意識到維護國家安全利益、維護「一國兩制」與己利益的息息相關。因此,「撐梁」在任期內依法施政,是理所當然的;而在當下拚命「倒梁」也注定會是枉費心機。只要梁振英在任一天,市民就應全力支持,這無關是否支持其連任,而是關乎香港穩定的大局、關乎每一位香港市民的切身利益。

  (作者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港區上海市政協常委)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