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立法會首日會議以及議員宣誓就職,出現了堪稱立會有史以來最不堪、最混亂的局面,候任議員「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及姚松炎三人刻意篡改誓詞,宣誓無效,另有羅冠聰、劉小麗等人則以惡劣手法完成宣誓。由於未完成宣誓的三人被拒參與首次會議及主席選舉,他們聯同部分反對派議員在會議廳門外大吵大鬧,推撞保安、衝擊會場;包圍秘書長陳維安,佔領主席台,最後並撕毀及拋擲主席選票。首日大會在一片混亂叫囂聲中結束。
建制派要齊心力挽狂瀾
立法會是基本法規定的唯一立法機關,政府一切法令、政策和措施都要拿到立法會去審議和通過,全港市民的利益和福祉都有賴於行政立法關係改善的進展和成果;然而,這莊嚴的聖地,卻為一群無法無天的「痞子」和「惡棍」所劫持,成為他們「反中亂港」的舞台,廣大市民唯有忍氣吞聲注視他們的噁心表演,無可奈何,看着他們燃點納稅人的金錢去燒毀香港的將來。
任何人都明白,倒行逆施的現象不能繼續蔓延下去,但如何撥亂反正,維護香港的安定繁榮,還香港人一個安居樂業的環境?
這本應是特區政府的責任,可惜立法會分庭抗禮,行政主導形同虛設,面對反對派扯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只有招架之功而無還手之力,只好眼睜睜看着一群政治流氓,把立法會議事廳變成水泊梁山的忠義堂。
本來,司法機構可以主持公道,以法律之劍壓住妖風邪氣。但法律界中人不少是反對派同情者甚至同路人,他們以自己的政治見解取代法律條文,對香港亂象視而不見,將衝擊法治的暴徒當成是公民抗命的英雄,在他們的縱容和庇護之下,各路反對派才得以壯大成長。
本來,我們可以寄望立法會去制衡反對派的瘋狂。但是,有些識時務者太過懂得明哲自保,更有人希望能左右逢源,成為香港政治的不倒翁。不但不會和反對派的倒行逆施作堅決鬥爭,更企圖利用香港的混亂形勢刷存在感,坐山觀虎鬥,穩坐釣魚台,在這種情況下,建制派中的忠貞分子縱然有心,卻難力挽狂瀾。
香港回歸後,中央政府已為香港的穩定報下萬全之局,除了基本法保障之外,行政主導,特首的最終任命權,立法會的組成方式,都有利「一國兩制」的順利施行。可惜,這些有利的條件卻沒有被充分利用,建制派也沒有團結一致,完全經不住反對派的衝擊。這種情況令人聯想起八國聯軍入侵中國的歷史教訓。
當年的八國聯軍,加起來不到兩萬人,防衛北京的清軍加上義和團超過二十萬,而當時滿清新軍的裝備比八國聯軍還要先進。但面對八國聯軍,卻不堪一擊,以至八國聯軍摧枯拉朽,直入北京如入無人之境。原因何在?第一,是中國有不少漢奸,八國聯軍進入中國,有中國人為他們作嚮導,有人替他們作腳夫;第二,崇洋恐洋,洋槍一響,清軍便被嚇破了膽,未戰先敗;第三,各自為戰,沒有人將各方面的力量組織起來,也沒有人去喚醒國民的愛國心,所以無法抵抗勢如虎狼的八國聯軍。
撥亂反正保民安心
現在香港的情況也相似。香港被殖民過百年,本來就有不少不認同回歸的順民;香港的崇洋現象也相當嚴重。一些人不敢以「一國兩制」新思維辦事,面對西方民主的挑戰往往未戰先敗;更重要的是,特區政府及有關人等忽略了在社會基層推行愛國教育,甚至完全放棄了話語權,以至反對派可以撒豆成兵,以少數人的聲音蓋過整個社會的聲音,製造了香港人重視本土利益沒有國家觀念的假象。
中央政府一向恪守「港人治港」承諾,從不輕易干預特區政府的運作,但這並非「一國兩制」意義的全部。當香港發生本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時,中央政府有必要發揮「一國」的作用,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以保障七百萬香港人的利益。面對香港的亂象,「港獨」邪風興起,惟有雷霆一怒,方能撥亂反正,保港安民。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