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六年立法會換屆選舉已於九月四日舉行。本屆立法會選舉應該是競爭最激烈一次選舉,除了傳統建制派、「泛民主派」,還有新崛起的「黃絲帶」、「本土派」甚至「港獨派」出選。筆者在前文《參選人必須符合基本法》已討論過《港獨派》是不合情、不合法及不合理,最終必不獲得市民支持。所以不再在此討論,反之筆者希望在此編文章和大家理性討論議會「拉布」及暴力文化。
立法會本來是解決問題地方,但觀乎過去數年,「拉布」彷彿已成為了反對派在議會中與政府對抗的常態或表演舞台。反對派議員只會使出各種各樣的招數發動「拉布」,包括不斷重複發言、提出會議廳內法定人數不足,然後要求點算人數,目的就是要拖延議會運作甚至導致流會,嚴重拖慢了多條議案的審議進度,甚至大大影響了很多民生經濟的項目,在過去四年,立法會大會共舉行2186小時會議,是史上最長,當中十分之一時間浪費在點算法定人數上,達1478次,共花了223小時,因議員缺席流會花了229小時,流會18次,合共虛耗452小時,四年來浪費了億元計公帑。因「拉布」而延誤並招致的工程費用超支損失,更是數以十億元計,嚴重破壞香港經濟,令香港元氣大傷。
筆者所見,不論社會各界、市民如何反映,「拉布」議員完全漠視民意,只希望拖垮立法會,拖垮香港,希望全港市民要共同「埋單」。但不論市民們如何反感、生氣也好,我們沒有資格抱怨議會天天拉布,於短短四年間已令香港落後於人。因為,是選民們親手送他們進入議會,但筆者希望大家想想,大家人生可以有多少個四年?而香港又有多少個關鍵的四年?相信香港人已上了寶貴的一課了。
筆者認為擺在全香港人面前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將汲取到的教訓而「撥亂反正」,讓一切重回正軌,一起改變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