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選舉不是輸打贏要\黃麗芳

時間:2016-09-08 03:15:24來源:大公網

  立法會選舉結束,筆者看看自己社區的Facebook專頁,對家網絡打手,把所有投票給建制派的人抨擊為低智、愚蠢,完全是反民主、不尊重選舉結果的卑劣行為。為什麼投給民建聯、新民黨等支持建制的參選人一定是受人擺布的長者、又或者是得到「着數」的特權階級?難道市民不可以因為受夠立法會「拉布」引致社會發展停滯不前,而希望透過「票債票償」、為社會撥亂反正嗎?太古城凌晨還在排隊投票的人也有非「泛民」支持者,他們長時間排隊就是為了說明社會也有不同聲音。市民支持代議政制,用投票方式去投選自己代議士,選民有不同口味也是很合理的事。就是因為大家所投選的代表不同,社會才會百花齊放,也是民主社會的重要體現。對自己不支持的派別就去抹黑、去攻訐,是尊重民主、尊重選舉結果的行為嗎?民主選舉就是不應該輸打贏要!

  「泛民」支持者說建制派的當選是因為配票成功,其實不少「泛民」支持者也是參考「雷動計劃」去投票,大家仔細想想,這也是聽從指示的配票行為嗎?聰明的市民應該心知肚明!另外,「泛民」人士在選舉前集體棄選完全是違反民主的無恥行為是愚弄選民,愧對支持者。機會主義者拿了選舉論壇的曝光、增加了知名度,發現勝算不高就高調退選,社會應該鼓勵這些輸打贏要的投機行為嗎?

  事實上,香港政治光譜廣闊,不應是簡單地二元化,中間派不是騎牆派,他們只是按事情、而非政治立場去決定一件事。今次選舉之中,看到一些中間派人士最終未能成功選上實在可惜,社會需要大力量去把沉默中間派去推出來,需要時間令社會接受這些新思維。其實成熟的社會不應該是政治凌駕民生,更不應該是政治凌駕專業。

  看到一班年輕新面孔能夠成功進入立法會也是一件好事,相信會為議會注入新人事、新氣象及新活力,希望這些進入體制來發聲的新面孔能夠不負市民所託,以香港整體福祉為依歸,社會發展才能昂首前進。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