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換屆選舉落下帷幕,新一屆立法會議員已全數產生。選舉期間,各候選人競爭激烈,政治攻訐以至攻擊抹黑此起彼落。然而,選舉只是一時,香港必須向前。寄望新一屆立法會能夠發揚獅子山精神,團結拚搏,奮勇向前,以「同處海角天邊,攜手踏平崎嶇」的包容合作之心,推動香港社會發展。面對外圍經濟仍然不明朗,香港沒有浪費光陰的本錢,立法會作為香港政制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以香港根本利益為依歸,將精力投放到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之上,不要無日無之的拉布,不要黨同伐異的爭拗,讓社會恢復和諧,讓港人安居樂業。事實上,香港從來都是一個多元社會,不論是來自哪個省市、不論籍貫,大家都是一家人,應該互相包容理解,共同為香港前途打拚,任何狹隘的本土主義只會將香港引入死胡同。
今屆立法會選舉是歷來最激烈的一場選戰,各候選人為了取得議席都全力以赴。現在選舉已經結束,結果亦已塵埃落定,在選舉期間的各種對抗及攻訐都應該立即停止,回到市民關注的議題上。成功當選的議員,不論屬於哪個派別,都應該惦記選民的託付和期望,以一顆感恩的心為市民謀福祉,推動香港的繁榮穩定。
以感恩的心為市民謀福
香港目前正處於一個重要的發展關口。一方面香港回歸將近20年,在「一國兩制」總體落實良好的同時,一些深層次的矛盾也不斷顯現,而世界經濟還處在艱難的復甦階段,國際競爭日益加劇,經貿環境日趨複雜,各國保護主義也有升溫的趨勢,令高度外向型的香港經濟,正面臨着如何與時俱進的嚴峻考驗。另一方面,國家「十三五」規劃及「一帶一路」戰略亦為香港帶來巨大機遇,亟待善用並為香港經濟注入動力。
在這樣的情況下,香港需要加快推動經濟發展,努力實現以創新科技來帶動的經濟轉型。同時,還需要集中精力,進一步改善民生,緩解社會矛盾,讓廣大市民能夠有更好的發展機會,共同實現香港社會的長期繁榮穩定。如果香港繼續內耗,凡事政治化,只會白白將機遇流失,將來悔之已晚。
在上一屆立法會中,最為市民詬病的,是一些反對派議員採取愈來愈激烈的手段去干擾及破壞議會運作,甚至公然阻撓有利經濟民生的政策及法案推行。據統計,上屆立法會共舉行了143次會議,總會議時數達2170多個小時。反對派議員提出了600多次點人數,消耗了超過220小時會議時間,還製造了流會18次,導致議事效率相當低下,政府施政舉步維艱。反對派議員在議會上的干擾破壞行為,不僅浪費了數以十億計的龐大公帑,更令香港社會發展錯失了不少難以補回的良機。例如創科局的建議,就因為反對派議員的拉布而一拖再拖,最終雖然成功設局,但已經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
社會各界已經對立法會的亂象感到不滿,香港經不起連番折騰。因此,新一屆立法會議員,不論政見如何,都應該齊心為港人謀福祉,特別是要重拾香港賴以成功的獅子山精神。
共同再創東方之珠輝煌
獅子山精神指的是拚搏、勤奮、包容、團結的精神。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社會百廢待興,來自四方八面的人匯聚香江,謀求出路。許多人赤手空拳,為自己開闢一片天地,為香港的成功奠下基礎,靠的就是拚搏、勤奮,這也是「東方之珠」得以璀璨悅目的原因。香港是一個移民城市,這裏有中國各省人士、印巴裔人士、南洋華僑,乃至歐美人士,每個人只要勤奮努力,都能在此安居樂業,開拓自己的事業。數十年來,內地移民成為香港人口的主要組成部分,為香港貢獻自己的力量,有賴香港的接納和包容。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儘管習尚各異,都可以香港為家,共同開創東方之珠的輝煌。
今日香港社會,更需要重拾這種獅子山精神。立法會作為香港重要的民意機構,更應該將精力放在為港人利益打拚之上,而不是一味拉布、為反對而反對,令香港社會空轉,這些行為都是與港人利益背道而馳。市民都期望樂業安居,希望社會和諧,生活穩定,立法會議員應該切實為港人謀福祉,反對拉布、反對「港獨」。香港需要的是團結奮鬥,而不是拉布內耗,更不是將香港引向「絕路」的「港獨」。「香港要穩定、香港要發展」是市民的共同心聲和期望,七十位立法會議員應看到市民的真正訴求,不要辜負市民期望。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河源社團總會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