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第六屆立法會選舉昨日結束,在反對派和極端激進勢力狂攻之下、在境外政治勢力強力干預之下,愛國愛港陣營團結一致、眾志成城、頂住壓力,於逆境中戰鬥,最終艱難取勝獲得四十一個席位,繼續保持議會主導優勢。這不僅是議席優勢獲得延續,值得欣慰的是,此次選舉建制派呈現出了三大亮點:新人接棒成功、反對派五名現任議員被挑下馬、地區直選開拓新局面。這些亮點將對建制派未來發展、對愛國愛港力量的鞏固,起到關鍵積極影響。當然,香港當前面臨的挑戰仍然嚴峻,但此次選舉結果以及整個競選過程展現出來的特點,無疑體現了一個巨大民意,這就是穩定力量得民意,中流砥柱贏民心,發展才是民眾所望所思所需。
沒有一次選戰可以說是「容易」,但與回歸以來的前五次選舉相比,本屆選舉不論是整體政治形勢,還是新增的不確定因素大增,堪稱是歷屆選舉最難「打」的一次。例如,既要處理愛國政黨全面「新老接棒」需要,又要應對選舉制度改變以及大量新增選民的變化,更要回應「佔中」之後極端激進勢力冒起的挑戰。可以說,整場選舉,愛國愛港陣營都是在打「逆境波」。依靠主流民意,這支陣營頂住了壓力,雖然整體議席略減了兩席,但實屬「非戰之罪」。而選舉體現出的三大亮點,更值得所有愛國愛港支持者感到欣慰和自豪!
新人不負眾望 交棒順利成功
如果說議席的增減一兩席還並非選戰勝負重點,那麼完成新老兩代交棒工作,則意味着建制派完成了一項極其重要歷史使命,亦是完成了日後迎接更大挑戰的戰前準備。眾所周知,建制派許多現任議員功成名就「退下火線」,如「民建聯五老」曾鈺成、譚耀宗、葉國謙、陳鑑林等此次全都主動讓位選舉,所有競選名單都是由年輕人擔當大旗。而選舉結果顯示,民建聯派出的所有新人,包括張國鈞、周浩鼎、柯創盛全部勝出;工聯會的郭偉強亦成功當選;新民黨的容海恩首次參選即成功突圍進軍議會。這是極其難得的新老交替成功,是愛國愛港陣營積累經驗的成功,是建制力量培養鍛煉新人的成功。這些成功甚至遠較於現任議員連任還來得彌足珍貴。
一次選舉勝負還只是其次,重要是能否在選舉過程中達到「練兵」作用,新人及其競選團隊能否通過直選得到學習、能否頂得住競選對手強大攻擊壓力、競選策略宣傳工作能否贏得主動主導地位等等。而令人感到高興的是,張國鈞、周浩鼎、柯創盛等人,不僅繼承了前輩議員素質,更能憑藉自身努力獲得許多市民支持。從他們身上市民似乎看到了昔日曾鈺成、譚耀宗等人影子。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新人得票數目都較往屆議員多,這亦是證明新人接棒成功,鞏固並打開了新選民支持環境。這對未來應對新政治形勢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競選策略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