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港大有一個「港獨」參謀總部/陳光南

時間:2016-08-25 03:15:53來源:大公網

  反對「港獨」鬥爭,空前激烈。陳文敏和戴耀廷的動向,說明了「港獨」勢力的策略,亦在證明港大法律系已成「港獨」的鬥爭策略研究中心和選舉的參謀總部。

  早在一年多前,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就發表了煽動「港獨」的一系列文章,公然鼓吹「港獨」。沒過多久就出現了港大學生梁天琦以「本民前」的名義,鼓吹「港獨」,參與新界東補選;再其後,梁天琦發動了「旺角暴亂」,擴大宣傳影響,吸引激進的青年投票。

  行政長官梁振英和社會各界立即發覺到,有一股政治勢力在外國力量的支持下,要將「佔中」「魚蛋革命」升級為「港獨」,並且找尋機會製造第二次「雨傘」暴力事件。

  首先,從組織策劃「佔中」到支持「港獨」。

  戴氏前年九月二十八日公開宣布提前「佔領中環」,然後推卸責任,說歷時七十九日的「佔中」和他的腳本不同、是沒有領袖的群眾自發運動雲雲。但實質如何?港大法律系陳文敏和戴氏都是「佔領中環」的組織者和幕後策劃者,站在台前主力軍則是港大激進學生領袖。戴氏為了吸納「佔領中環」的骨幹分子,組織一次一次的討論會,還動用了以港大的名義收取的政治捐款,用作動員「佔中」。陳文敏還安排了戴耀廷放長假,不需要進行教學,長期在現場組織和指揮「佔中」。

  陳文敏今年初公開站出來,反駁了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對《學苑》一系列「港獨」文章的批評,認為這些煽動的言論,完全是「香港大學教學自主獨立、學術自由、言論自由的表現」,行政長官不能幹預,公開為港大《學苑》「港獨」的理論性和煽動性文章護航,提出了辯護的理論依據。

  最近,戴耀廷全力為反對派奪取更多議席,以參謀長的姿態推動「雷動計劃」,並且負責配票,定期推出港大的民意調查,並且會在九月三日列出反對派陣營的各名單勝算機會,組織「雷霆救兵」或者「聰明選民」按照他們的指揮和意志,進行配票。在選舉當日,反對派和戴耀廷還有秘密的互聯網武器,操縱選舉。

  其次,以陷害建制派來保「港獨」候選人。

  這就是美國專門為輸出「民主革命」所研發出來的手機的選民配票自動化軟件。這個美國軟件和最近香港大行其道的捕捉精靈的遊戲,原理是一樣的,採用了定位系統,測算選民有沒有進入投票站。到了九月四日,美國的網站,能夠通過軟件定位系統,清楚地看到每一個選民是否進入了他們在每一選區的投票站。決定當日傍晚時分怎樣配票,「雷霆救兵」一般在晚上七點鐘之前,都不會投票,作為後備部隊,最後階段把票投給得票不足的反對派候選人,奪取每一個直選分區的最後一個議席。

  為了實現「雷霆救兵」計劃,戴耀廷每隔一天就會發表文章,刊登在蘋果日報或其他報紙宣傳具體安排,這個計劃和港大的民意調查互相配合、互相聯動,實則虛之,虛則實之,故意迷惑和誤導廣大選民。最近一個時期,港大民意調查都故意把一部分有勝算、但是票源不穩定的建制力量候選人的支持度,提高三個百分點,甚至提高七個百分點,讓一些中間選民感覺到,這些候選人已經夠票了,不必再投票給予他們了。其實,這部分建制候選人,最多會領先一兩千票,爭取末席。這是陰險的計劃。

  境外政治勢力曾交給反對派「柯打」,一定要保送三名「港獨」分子進入立法會,然後「獨」派利用立法會推動「港獨法理化」,進入建制,就好像台灣的民進黨,在立法會推動立法,以有利於「港獨」擴大活動空間。所以,「雷霆救兵」計劃,並不一定要優先配票給傳統的反對派候選人,很可能優先配給「傘兵」候選人,落實美國人定出的「港獨」進入立法會的「任務」。

  最後,替「港獨」入校園鳴鑼開道。

  實際上,陳文敏在關鍵時刻發表了題目為「獨立思考」的文章,支持「港獨」滲透各個中學,反對校園禁「獨」。文章稱,「從特首高調批評《學苑》的『港獨』文章,到近日教育局的通告,皆是小事化大的典範。通告警告若老師以任何形式宣揚或鼓吹『港獨』,校董會須予以跟進,教育局更甚至可以專業失當的理由取消或拒絕有關教師的註冊教師資格。」接着,文章又提出了一系列反駁教育局的教學理論和獨立思考問題,好像參謀軍師一樣,提供了鬥爭的技巧和策略,教導黃絲帶的教師「客觀討論『港獨』這個話題」,「那便得討論正反雙方面的理據,支持和反對『獨立』者各自有何理據?『獨立』有什麼好處和壞處?為什麼一些比香港條件更差的地方也可以『獨立』?」這種言論真是圖窮匕現!

  這是一個明確的信號,陳文敏和戴耀廷已經吹響了集結號,集合香港的反對派力量,一定要支持「港獨」分子進入中學校園,並且製造事端,配合其選舉工程。市民對此要保持清醒認識,戳穿其「港獨」陰謀。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