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港獨」問題本是癬疥之疾,處理得好,則容易抑壓;處理不好,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且產生連鎖效應,內外勾結,影響所及,便不止香港一地。理由是,一方面,香港與內地來往關係密切,單只現時每天四五十萬人次的過境,香港在人員方面怎可以不影響內地呢?另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香港的示範作用,過去內地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因香港的經濟比重大,發展水平高,無論是法律、經濟、社會、文化等,內地都以香港為崇拜對象,香港化是潮流。近年內地發展急速趕上,香港的比重和重要性大幅下降。但內地還是把香港的法治、政制和思想視為先進的,模仿取法。
假若香港容許「港獨」,首先是「疆獨」「藏獨」「台獨」會蜂擁而至。其次是內地反建制,乃至其他反內地法制、憲法的人物、組織與勢力都會集中於香港,或以香港作為分支和後勤支援地。再次,反中反共的外國勢力便樂得沃土。屆時不止各種宗教團體借香港滲入內地,各種主張推動所謂民主、人權、政治發展,實質由美國為首的歐美政府資助、指揮的非政府組織(NGO)便可全面取道香港進入內地。
同時,台灣民進黨政府在「一個中國」大原則下不會公然說「台獨」。香港若容許「港獨」,民進黨政府或許仍不敢宣布「台獨」,但台灣的「台獨」活動必然更加猖獗。台灣太陽花運動的學生與香港「佔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合流層面就更廣了。香港已有人效法成立非法的「民進黨」,此後應有更多「台獨」因素在港落地。結果不是香港用「一國兩制」給台灣示範,而是「港獨」「台獨」互動。甚至由「台獨」示範「港獨」,再轉為「港獨」示範「台獨」。
殖民地時代港英政府強硬鎮壓黑社會,因為黑社會有反清復明的歷史傾向,也反法治建制。在反港英建制之餘,另建一個地下體制,且有可能演變成推翻政府,成為公開政權。1956年香港的右派暴動,便是國民黨勢力與黑社會合作,產生香港開埠歷史上最多死傷的暴亂。
從現時所謂「自決」「港獨」的表現來看,非法和不守法已屬清楚不過。但更令人擔憂的是,在各種公私場合,也不管是否大學生或大學畢業的校友,狂躁激動,污言穢語,隨時動手傷人,破壞公物,在在與黑社會成員相似。甚至公然恐嚇、侮辱,言談舉止顯然是典型的黑社會心態與作風。是黑社會文化影響了他們,抑或他們這類人的質素、傾向,與黑社會相類?
1956年國民黨政治勢力與黑社會合流造成暴動。「佔中」和旺角暴亂中,我們也看到本土、自主、「自決」「港獨」的人與黑社會成員有聯手合流的傾向。台灣由黨外至民進黨「台獨」,還屬正正規規的政治演變,有理論、有理想、有組織、有文宣,仍然循着體制內的規矩,維護體制內的法治、規範與程序,通過合法選舉來推動演變。台灣黨外變成「台獨」,是國民黨政府的縱容和自身的轉變。香港的「港獨」在「一國兩制」底下,本無發展的空間與機會。但從反國教到「佔中」,以致到今天,基本上是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在政策上的失誤,是縱容而致。但與台灣相比,少了民進黨的文明與文化,卻多了黑社會的粗暴。或許「港獨」都不求真正的政治轉變,只是為了像小孩一般宣泄或真或假的不滿和怨恨。在破壞當中,在外國勢力干預之下,他們都可以迅速變為激烈的反政府勢力。如「佔中」期間大量資金、物資來源不明,梁天琦、黃台仰的收入沒法有合理解釋。
青年人任意的宣泄,可能已被利用,服從外國勢力的政治企圖。於是,「港獨」的迅速發展壯大,不能說是自發,也不能歸咎於社會不公、政府不力。而即使「港獨」不成氣候,其破壞之處,表現在給社會暴動帶來機會。更深遠的是,他們所擁抱、表現出來的黑社會心態、思維和舉動,對年輕一代的影響會散播開去。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