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正緊鑼密鼓。早前,選舉主任取消了六名提倡「港獨」參選人的提名資格,做法是正確的,效果正面。現在,立法會選舉的議題相當廣泛,但是主要反對派政黨如民主黨、公民黨、社民連、工黨都不談「港獨」問題,只是質疑選舉主任的做法不公平。極少數慣常嘩眾取寵者,也只能閃閃縮縮地談「民族自決」,不敢像過往那樣大聲說支持「港獨」了。如果不是選舉主任取消了「港獨」參選人的參選資格,立法會選舉的辯論一定會是激進「港獨」人士牽着其餘反對派的鼻子走。人人被迫表態是否支持「港獨」。若「港獨」成了立法會競選期間的最主要命題,這場立法會選舉就會成為國際大新聞,反對中國的西方傳媒就會大做新聞,把這場立法會選舉形容為「港獨」的公投大會。
避免選舉成「港獨」公投
如果立法會選舉真的變成了「港獨」公投大會,香港就有難了。投資者會重新考慮投資取向。投資者明白,中國中央政府、十三億中國人是不可能讓香港獨立的,如果「港獨」命題成了立法會選舉的主要命題,肯定會影響投資者對香港前景的信心。
人人支持言論自由。但是如果發表言論的是有政治權力的人,影響就很大,很可能帶來的就是悲劇。如果政治人物、有政治權力的人物,其言論會帶來悲劇,而且是整個社會的悲劇,他們的政治權力是應該受到約束的。
開始的時候,香港的反對派算是抱團的。曾經有一次,整個反對派以一張名單參加立法會選舉,他們通過內部的民意調查為那張參選名單排秩序。後來,有人研究了立法會選舉的戰略,發現分開名單參選,當選的議席會比較多,於是同一個政黨可以分別出兩張、三張名單,不同政黨更加不可能在同一張名單參選。因此,這次立法會選舉,新界兩個選區有20張以上的名單,他們計算過,只要取得5%的選票就有機會當選。於是人人努力地爭取5%選票就夠了。但是,5%的選票也不是容易取得的,候選人這麼多,同陣營的反對派的候選人名單更多,大家在搶同一批反對派選民的選票。經過了許多年及許多次的選舉洗禮之後,反對派越走越極端,理由是最極端的反對派自封為站在道德層面的最高峰,然後指責溫和反對派為妥協派、投降派,摘除溫和反對派的道德光環。於是,原本不極端的反對派被迫走向極端,公民黨是最佳例子。今日的公民黨與創黨時分別很大,所以公民黨的創黨領袖之一湯家驊退出了。民主黨則依然徘徊在應不應該更激進的十字路口。社民連與人民力量更糟糕,突然殺出「港獨」這一批比自己更激進的人物,不知是否該附和「港獨」,以免失去激進選民的支持。
所有的反對派領導人都以為香港年輕一代是激進的,他們看到「佔中」的年輕人,看到大學裏學生會那群大學生的激進行動。激進選民的另一個更重要的特點是他們一定會出來投票,激進選民的票是鐵票。因此,所有的反對派都為了激進選民而不知不覺地走向激進道路。
「港獨」行動自然是激進行動中最危險的,如果「港獨」行動不在這場立法會的選舉中被叫停,這場立法會選舉肯定會變成「港獨」命題的大辯論。激進的「港獨」候選人也一定會迫使不激進的反對派不得不表態支持,至少支持他們高喊「港獨」的自由。如此一來,香港立法會選舉就一定會變成「反中」傳媒用來宣傳的機會,他們會放大港人要求「獨立」的聲音,以「獨立」來表達「反中」。放大、誇大港人爭取「獨立」的不單單是部分香港的傳媒,還包括與中國為敵的西方傳媒。正在執行圍堵中國政策的西方傳媒,會把今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放大成一個香港人爭取「獨立」運動的公投。
對「溫和泛民」是好事
現在,公開提倡「港獨」的參選人拒之於立法會選舉的大門外,其他反對派表面上會表示不滿,會批評特區政府干預選舉,會批評特區政府高層干預公務員,逼公務員如此做……但是,他們內心是高興的,因為這批激進的「港獨」分子一旦能夠參選,必然會搶掉選票。他們中最高興的是社民連、人民力量,這兩個政黨在數年前冒起,走激進路線,只是搞了許多年激進行動的政治人物也垂垂老矣,怎麼也比不上這批高叫「港獨」的年輕人激進。社民連與人民力量一旦失去激進的光環,就失去激進選民的選票,成了夾心層,兩邊不討好。
民主黨與公民黨也是內心高興的,至少他們不必被迫表態是否支持「港獨」,被迫走到更激進的方向。溫和反對派走向激進肯定會失去溫和、中間選民的選票。這些選民在過去支持溫和反對派,當溫和反對派走向激進,他們很可能會放棄投票,甚至投廢票、空白票,以示不滿。現在,「港獨」分子被拒於立法會選舉的門外,對較溫和的反對派、較激進的反對派而言,都是好事,可以讓他們堅持自己過去長年的立場,不必被更激進的「港獨」候選人綁上同一架戰車而下不來。
以選舉戰略論選舉,這一次「港獨」分子被拒於立法會選舉門外,對建制派候選人倒真是沒有任何好處。因此,選舉主任的行動不是為了幫助建制派候選人,而是認真執行基本法的要求,即立法會議員必須擁護基本法,承認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的要求。
資深評論員,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