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林匹克運動會將於香港時間今日傍晚在巴西里約熱內盧開幕,這個四年一度的體壇盛事,在未來半個月將會成為全球焦點,吸引數以億計的民眾把目光集中到各項賽事上去。
對此,七百萬香港市民當然也不會例外。而且,港人對奧運一向有「雙重關注」,一是關注港隊成績、二是關注國家隊成績,而且都是一樣關心、同等高興。李麗珊、李慧詩「穿金掛銅」,港人固然喜出望外,國家隊前屆首創「一百金」歷史佳績,也令港人談論至今。
今屆巴西奧運,香港特區派出了逾一百人的代表團參戰,其中,約四十位運動員將會參與九項賽事。據體壇人士估計,其中單車「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羽球「黑妹」葉姵延和伍家朗、乒球杜凱琹、跳遠陳銘泰和花劍張家朗都有問鼎三甲的可能。
事實是,港人對這四十位運動員,不但寄予厚望,而且,不論「攞牌」與否,港人都一樣會為他們送上一份無比的關心與祝福,希望他們賽出成績、賽出風格和賽出希望。眾所周知,「羅馬不是一天建成」,要在強隊、好手林立的國際體育盛會拚出一番成績、拿回一面獎牌,又豈是易事!但體育運動就是重在參與,今天,港人社會能有四十多位年輕人,夠資格─須知道,這個參賽資格也是要經過多少回拚搏才可得來─在全球最頂級賽事中與各國高手「一見高下」,已經是非常難能可貴一件事了。
回歸以來,特區政府對體育事業的關心和投入明顯加強,場地設施有所改善,特別是對青少年運動員以至退役運動員的培訓與照顧都有所加強,令到更多年輕人願意投身到體育競技事業,阿媽也不會再罵阿仔「成日打波唔去讀書」。
體育運動充滿力量、朝氣和團隊精神,講求公平、盡力和合作,這不也正是今日港人社會所需的社會精神嗎?祝港隊揚威里奧、「奪金」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