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黑暗無比」Vs「一直偉大」\黎蝸藤

時間:2016-08-02 03:15:40來源:大公網

  在上周進行的民主黨大會上,希拉里歷史性地成為美國首位由主要大黨正式提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民主黨大會希望達到五個目的:讓希拉里沒那麼令人討厭,讓更多人討厭特朗普,團結黨內桑德斯的支持者,凸顯美國多元性和合作的重要性,說服國人美國並不像特朗普說的這麼差。

  民主黨優勢微弱

  民主黨內各位重量級人馬傾巢出動,與星光黯淡的共和黨大會形成鮮明對比。桑德斯陣營要求的三個最關心的訴求得到接納,以換取他們對希拉里陣營不強烈反對TPP等外交貿易方面的讓步。電郵被黑事件對民主黨而言就不過是「令人尷尬的事實」而已。儘管周一成為桑德斯支持者的發泄之夜,但基本得到控制。接下去的幾天,在克林頓、奧巴馬夫婦、拜登、前阿富汗戰區司令等重量級人馬的傾情支持之下,民主黨大會也成為「團結」的大會。

  大會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講都來自意想不到的嘉賓。周三晚,前紐約市長、億萬富翁彭博(Bloomberg)突然現身。彭博是白手興家的億萬富豪,資產比特朗普多十倍。他以前曾是共和黨又曾是民主黨,現在卻以獨立選民的身份,力陳為什麼獨立選民要投票給希拉里。最激情的時刻是穆斯林律師卡恩(Khizr Khan)的演講。他的兒子2004年在伊拉克,為拯救戰友,被自殺式炸彈殺害。卡恩代表穆斯林愛國者,緩慢而激情地回顧了兒子如何為國捐軀。然後強調:我的兒子代表美國最好的品質,但是如果是特朗普當政,他根本不能來美國。

  然而,從大選的宏觀角度來看,民主黨大會存在一個極大的隱憂,在整個大會中,民主黨一直強調「美國是最偉大的」,除了希拉里的發言提到美國還有一些不足外,其他的發言都沒有正視美國面臨的問題。即便撇開經濟不談,民眾對安全問題的焦慮和不安是切實和不容否認的。希拉里提出的對抗恐怖主義的方案,包括加強空襲ISIS、為盟國培訓地面部隊、加強情報聯繫等,這些都是美國政府已經一直在做的。如果這些措施真能有效,何以至今歐洲的恐怖襲擊越演越烈?民眾又憑什麼相信美國本土一定會是安全的?而作為在野黨的候選人,特朗普甚至不用提出具體的方案,只是提出這個問題,就已經有足夠的殺傷力。

  兩黨大會後大選格局基本確定。兩黨在美國選民面前勾畫了兩個截然不同的美國:一個黑暗無比,一個一直偉大。到底哪一個更符合選民心目中的感受和期望,將決定兩黨最終成敗。這種矛盾已經反映在當前民調中:七成民眾認為國家正走向錯誤的方向,但同時對奧巴馬的支持率又高達一半。因此,兩黨大會過後的兩位候選人的民調會是最新、最重要的風向標。目前看來,希拉里的民調已經重新反超特朗普。因此,民主黨可望穩固自己的基本盤,在爭取獨立選民的同時,拉攏新保守主義的共和黨人;而共和黨主要是充分激發右翼,同時也試圖拉攏桑德斯的激進支持者。民主黨在選民基礎上佔上風,但暫時看來,投票熱情可能不如共和黨高。這樣計算下來,民主黨只有微弱優勢。

  突發事件影響大局

  距離11月8日大選投票日還有三個月。此後計劃內最矚目的大事就是9月底第一次總統辯論。但威力更大的在於各種突發的事件,它們更可能改變甚至顛覆勝敗的局面。

  對共和黨有利的是恐怖主義襲擊。這幾個月,歐洲和美國都有不少涉嫌恐怖主義的襲擊。對民主黨來說,最幸運的是民眾對奧蘭多槍擊案的關注,可以被成功地轉移到控槍角度,抵銷了對反恐不力的指責。但一系列的黑人襲警事件,卻有演化為「新的恐怖主義」的跡象。達拉斯和巴登羅支的殺警槍擊案,令人草木皆兵。這種零散的殺警案,在短期內看不到系統的解決方法,民主黨只能自求多福。而歐洲的恐怖主義襲擊,美國更是鞭長莫及。美國可以盡力在情報上提供援助,但歸根到底還是得靠歐洲自己。至於中東亂局,更不是短短幾個月能解決的。接下來的幾個月,恐怖主義事件發生是大概率事件,民主黨唯有見招拆招。

  對民主黨有利的當然就是特朗普的大嘴,最近這周,大嘴已經兩次惹禍。他先是「邀請」俄羅斯去把希拉里刪除掉的三萬封電郵找出來,民主黨迅速指責,這是史上首次有總統候選人,要求外國對自己國家進行間諜活動。特朗普在採訪中回應於民主黨大會上發言的卡恩時,毫無必要、毫無理由、充滿文化歧視地「借題發揮」:「說不定他們的文化不允許女人發言。」指當時卡恩的太太也在台上,但一言不發。特朗普如此針對一位獲得「黃金星星」榮譽的烈士母親,頓時惹來巨大非議,之後的應對已經成為公關災難。

歷史學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