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立會選戰的五個較量焦點\陳光南

時間:2016-08-02 03:15:39來源:大公網

  立法會換屆選舉的提名階段已經結束,八十九份名單爭奪立法會直選三十五個議席,這是歷屆最激烈的選戰。

  本屆立法會選舉將在五個領域進行激烈的較量。第一個領域,是希望香港繁榮穩定、落實和延續基本法的廣大市民與境外勢力支持的「港獨」勢力的嚴峻搏鬥;第二個領域,老一代的立法會議員引退,各政黨培養第二代接班人,建制派的接班人與傳統反對派的接班人在開拓票源方面的角力;第三個領域,反對派面對着大批傘兵部隊的進攻,內部呈現出碎片化,「雷動」計劃究竟有沒有辦法施展出來;第四個領域,傳統反對派以「九月公投,趕走梁振英」的選舉策略和建制派的「團結、為香港經濟創造出路」的選舉策略進行決戰;第五個領域,選管會剝奪了港獨政黨陳浩天的提名資格,反對派立即以組織遊行進行對抗,更有政黨公開提出街頭暴力鬥爭,這對於選舉的結果有什麼影響?

  有明顯外力介入跡象

  二○一六年的立法會選舉,有明顯外力介入的跡象,有消息說,美國人極力推薦「港獨」的候選人,要有至少三個「獨派」進入立法會。這是美國「重返亞洲」,在軍事、政治、經濟包圍和分化中國的一個戰略組成部分。在這樣的背景下,西方某些國家發表了所謂《人權報告》,與香港的反共勢力全力抹黑「一國兩制」、抹黑特區政府,互相呼應,形成了影響選舉的政治因素。選管會的「確認書」強調維護基本法的條文,維護國土的完整,受到了香港和美國的某些傳媒的惡意攻擊。傳統反對派表態,強調如果「港獨」候選人不獲提名,香港的對抗就不會停止,就一定會出現「港獨」和街頭暴動,使得這次選舉帶着是全力維護香港繁榮穩定,還是破壞香港繁榮穩定兩種勢力搏鬥的性質。

  有一種勢力認為,安排大量「傘后組織」參加立法會選舉,亂石打竹林,一定會有所收穫,有利於將立法會的結構大洗牌,用激進的、支持「港獨」的新興勢力取代舊面孔,將更有能力衝擊基本法,挑戰「一國兩制」。反對派一直獲得《蘋果日報》老闆的捐款,單一的大水喉影響着傳統反對派政黨的選舉策略和政治定位。傳統反對派政黨的世代交替,帶着鮮明的「香港自決」的政治色彩,有一些政黨發表「自決」宣言書,巧妙地避開「港獨」字眼,但是實際變相地推行了「港獨」,並且完成了「港獨」第一線力量和第二線力量的分工部署:經濟上要阻撓香港特別行政區有關「一帶一路」、科技升級的計劃,政治上要實行「去中國化」,要打倒「親中的」行政長官,要繼續鬥爭直到二○四七年。

  香港反對派,阻擾經濟振興,反對香港創造就業機會,反對把精力放在經濟方面,希望香港繼續內部消耗,失去競爭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本屆立法會出現了非常嚴峻、非常激烈的角力。香港市民反對「港獨」,選管會取消了陳浩天的提名,完全是依照基本法的授權和立法會組成的有關法例辦事。但是,反對派卻指責這是「政治審查」「言論審查」。美國如果出現了挑戰美國憲法、主張美國的領土獨立,或者曾經逃避服兵役的候選人,他一定沒有參選資格,美國的「初選」的選舉體制完全排除了這些人的提名。最後是兩黨的候選人壟斷了局面。香港的反對派其實有雙重的標準。

  反對派「攬住死」成必然

  英國公投脫離了歐洲,給英國帶來了非常負面的經濟衝擊,英國選民被誤導,後悔不已,英國還面對大不列顛繼續分裂的困局。這個影響也已經傳到香港:分離主義是大災難,給香港人上了寶貴的政治課。反對派一共有六張名單,說明了「外國boss」認為「立法會大執位憑實力取勝」的遊戲規則,佔了主導地位。誰有實力,誰就能夠上位。「倒梁」的選舉口號,可以說是作繭自縛,每一個反對派候選人完全沒有政綱的差異,不必用政綱去爭取選民,這是最懶惰、最不用花心思的選舉工程,既然是政治光譜一個樣,反對派「攬住死」也是必然的。

  新界東一共有多達二十四張名單爭奪九席,不少反對派拒絕簽署「確認書」。他們的政治光譜也走到一個重疊的極端位置上,各名單沒有太大的差異。如果投票率為百分之五十二,根據分區直選的比例代表制,參選名單越多,當選的名單大約三萬五千票就可以必然上榜。按照最大的餘數法,估計後面四個議席獲得三萬一千票就可以當選。看來民建聯可獲兩席,工聯會獲一席,公民黨、民主黨都可以獲得一席,但是其他激進的舊有政黨或被傘兵所誅殺。新界西二十二張名單爭九席,「攬住死」的局面和新界東大同小異。人民力量、社會民主連線受到的衝擊最大,如果傘兵能夠上位,這些激進政黨,就會嗚呼哀哉。

  之後的三十天,怎樣動員過去不參與投票的「繁榮穩定」派出來投票,將是戰役勝負的的關鍵因素。 資深評論員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