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普世價值」是美干預的幌子/司馬徵

時間:2016-07-28 03:15:54來源:大公網

  美國對外關係,歷來都是以國家利益為重,道義、民主、人權,用得着即用,用不着即棄。欣謂普世價值,不過是用來作干預主權國家的幌子。

  就以美國的中東政策為例,美國自從開發頁岩油氣取得技術性突破後,中東戰略地位降低,美國便逐步調整其中東政策,疏遠鐵桿盟友以色列,為實現戰略東移亞太,從中東抽身而退,與死敵伊朗改善關係,對中東長期盟友沙特阿拉伯變臉。早前美國國會解密「911」調查報告敏感內容,披露沙特政府涉及恐襲,雖補充說掌握不到確實證據,但報告經過多年保密後公開,顯然別有用心,必有後着,令沙特皇室惶恐不安。

  美國過去一直至力與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國沙特維持友好關係,縱使沙特為君主專制政體,實施保守伊斯蘭法律,女性備受歧視,連駕駛汽車都受到限制,但美國政府及傳媒,一向對沙特都很尊重客氣,絕少見有過火批評。遇有嚴重違反人權的事件,都是避重就輕,施以薄責。對美國而言,民主人權在此間不適用。

  沙特皇室在經濟及外交上都很維護美國利益。1971年美國赤字缺口太大,無法維持金本位制,尼克松政府乾脆取消金本位,大量印鈔,美元信用大打折扣。這時沙特出手幫美國一把,預先在1970年與美國達成協議,石油貿易以美元結算,工業國家可以不要美元,但不得不買石油,要買石油得要持有美元。於是美國便可以繼續享受美元國際儲備及結算地位,毋須遵守貨幣紀律。

  沙特最高宗教領導哈里發背後支持伊斯蘭激進分子,美國等西方國家早已知悉,但礙於中東戰略需要,一直隻眼開隻眼閉,現在戰略形勢有變,便翻臉不認人,看來美國要向沙特施壓,迫其斷絕對伊斯蘭激進組織的支持,配合西方反恐。

  美英戰後在中東的歷史很不光彩,除13年前編造謊言入侵伊拉克推翻薩達姆外,1953年兩國合力推翻伊朗民選的摩薩台政府,理由是此位由真普選產生的總理不識好歹,要把伊朗油田國有化。此時英國石油公司獨攬伊朗石油開採,英國不甘拱手出讓石油利益,美國亦恐摩薩台政府親蘇聯,與英國聯手,支持伊朗軍人發動政變,推翻摩薩台。其後更扶植巴列維皇朝恢復統治,實行君主專政。推翻真普選政府,復辟君主專制,美英開歷史倒車。國家及地緣政治利益當前,民主便不提了。

  若干年後美國又故伎重施,1973年干預智利內政,背後策動智利軍人政變,推翻並殺害民選的總統阿侖迪,結束其短命的社會主義政府,支持皮諾切特軍政府上台,專制統治智利。阿侖迪領導的政府走社會主義路線,當年美蘇冷戰正酣,美國不容後院「染紅」,於是痛下殺手,運用陰謀詭計推翻民選政府,支持軍人專政。順我者生,逆我者死,與民主毫不相干。

  2006年,巴勒斯坦舉行真普選,激進的哈馬斯贏得大選上台,不符合美國以巴和解的中東政策,美國以哈馬斯為恐怖組織的藉口,拒絕承認其執政地位,完全不尊重巴勒斯坦人民選擇,並立即取回對巴政府的財政援助,企圖為哈馬斯製造財政麻煩。事實擺在眼前,西方人講一套,做一套。當今西方國家恐襲頻發,不久將來當可見西方民主國家把它們打造的普世價值拋入毛廁,應對危機了。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