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中國應對「仲裁案」 展示魄力實力/張學修

時間:2016-07-15 03:15:38來源:大公網

  菲律賓單方面提出的「南海仲裁案」,給亞太地區的和平局勢帶來不安定因素。日前「南海仲裁案」的裁決結果公布,不僅令國際社會嘩然,更激起全體中國人的憤怒。該結果完全損害了中國有史以來在南海的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否定了中國南海「九段線」內對有關海域和島嶼擁有的歷史權利,近乎全盤接受了菲律賓一方的有關訴求。此一脫離歷史、侵權違法的裁決堪稱鬧劇,不由得讓人對此鬧劇隱藏下的暗湧心生警惕。中國國力日益強盛,國家在國際舞台上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使得中國成為某些霸權勢力及其「盟友」的圍堵目標。縱使這對中國在處理有關爭端問題上提出了挑戰,但相信憑藉中央政府的魄力與能力,中國的和平崛起進程不會因此受阻,反而愈加意志堅定。

  「裁決」不具合法合理性

  南海仲裁結果顯示,這是一場被聯手操縱的、明目張膽侵犯中國合法正當權益,以達到遏制中國和平崛起目的的政治鬧劇。難得的是,中央政府能夠在此激流中堅守立場,在仲裁案前後都堅持「四不」原則: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既立場堅定、義正辭嚴維護中華民族的南海祖業,同時也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及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堅持以談判方式和平解決南海爭端。在堅決守護中國合法正當利益的同時,不惹事,也不怕事。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難免有個別國家企圖利用該仲裁結果興風作浪,但國家主權不容侵犯,民族精神不屈不撓,維護中國在南海的合法權益,是中國人的人心所向,這也是不斷展示中央政府處理國際爭端魄力與能力的良好契機。

  南海諸島在歷史上從來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早已是不容否認的事實。實際上,中菲兩國亦早已就有關爭議解決方式寫入了二○○二年簽訂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確定了由直接有關國家以「談判」為解決問題的唯一方式。中國政府亦始終堅持以此《宣言》為約束依據,維護南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反對任何其他域外國家的粗暴介入。菲律賓單方面將有關主權爭端交由國際仲裁的做法,枉顧中菲之前達成的協議共識,其行為本身就違反了有關《宣言》及《公約》的規定,不具合法及合理性。

  同時,仲裁庭亦無視國際法原則及《公約》精神,不顧中國的強烈反對,強制接受菲律賓單方提交的提案,更是違背法理的做法。更不用說仲裁庭在審理過程中越權審議明顯不屬於其管轄的領土與海洋範圍,更通過肯定菲方的訴求來侵蝕中國在有關海域上的主權權益。不僅無視相關法律精神,更為菲律賓公然侵犯中國合法領土與海域提供冠冕堂皇的藉口。更讓人憤慨的是,仲裁庭無視中菲過往達成的雙邊協議,惡意解讀《宣言》及相關文件中的條文字眼,得出中菲之間未排除第三方爭端解決方式的荒謬結論。這無異於為亞太區域,尤其是南海周邊地區的和平穩定局勢惡意製造不穩定因素,種下南海周邊國家及地區間矛盾紛爭的種子,同時更將中國「擺上枱面」,妄圖造成「圍堵」中國的局面,打擊中國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除了此次在南海仲裁案上違法侵權之舉,不能不提的是,在整個過程中被炒作得甚囂塵上的國際輿論,將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維護正當權益的行為污衊成「武力擴張」。當中處處能夠窺見事件背後國際霸權勢力的影子。事實上菲律賓枉顧之前早已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政府達成的一系列協議,正是因為有某個「西方大國」的「鼎力」支持,甚至不惜一再搞軍事演習、巡航等來製造多方壓力,張揚地將其霸權思維執行到底。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恰恰反映了中國的崛起對於遏制霸權主義,以及在穩定國際秩序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中國和平崛起不可遏制

  因此中國政府對「南海仲裁案」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這一違法、侵權、立場偏頗的裁決結果,是合法、正當且正義之舉。南海諸島歷史上就是中國的領土,中央政府依法維護有關權益是應有之責。國家主席習近平就發表講話強調,中國不接受任何基於菲律賓南海仲裁案的主張和行動,同時致力同直接有關的當事國通過談判協商,和平解決爭議。

  中國國力日益強盛,中華民族在整體復興之路上正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強勁勢頭,全體中國人更將義無反顧地支持中央政府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守護寶貴的祖產。同時國人也相信中央政府能以卓越的魄力與能力、足夠的信心與耐心,妥善解決南海問題,維護中國與南海周邊國家的政治互信與友好往來。從容解決南海問題,堅守和平協商立場。這正是國家實現和平崛起,構建國際政經新秩序,以及在維護世界和平大局所做出的切實舉動。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