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兩岸共護南海係民心所向/朱穗怡

時間:2016-07-14 03:15:56來源:大公網

  當日前荷蘭海牙仲裁法院仲裁庭宣布南海仲裁案,聲稱包括太平島在內的南沙群島的所有海上地物均為礁岩時,台灣上下既憤怒又錯愕。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民進黨當局的態度:仲裁案公布當晚即強調不接受裁決結果,隔天還派艦赴南海宣示主權,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更登艦發表講話,為官兵打氣。台當局這兩天捍衛太平島的舉措果斷明快,較以往對太平島防務不痛不癢的消極態度有如天淵之別。尤其他不接受仲裁結果的立場形同與大陸方面站在同一陣線,這恐怕連民進黨自己也始料不及。如今兩岸同仇敵愾,共護南海祖產,美國政府「功不可沒」。若不是它在南海攪起滔天惡浪,波及太平島,也不會逼得民進黨當局在南海問題上向大陸立場「靠攏」。

  種種事實證明,菲律賓南海仲裁案完全是一個由美國鼓動操縱、日本推波助瀾、菲律賓充當馬前卒、仲裁庭客觀上予以配合的針對中國的一個「局」。2009年自奧巴馬政府上台後,美國外交政策出現方向性調整,在「重返亞太」的戰略布局下,南海問題迅速成為美國維護地區霸權地位、對中國進行戰略牽制的重要抓手。然而,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性命。美、日針對的對象是中國大陸,但南海仲裁案把台灣實質駐守的太平島也一併降格為「岩礁」,使得「親美媚日」的民進黨在南海問題上不得不轉?,處境頗為尷尬。島內網民揶揄民進黨當局的「親美日疏中國(大陸)」的外交方針在短短兩個月內已初見「成效」:「親日」讓沖之鳥「礁」變成了沖之鳥「島」,台灣漁民不可在此200浬專屬經濟海域內作業;「親美」讓太平「島」變成了太平「礁」,今後其他國家的漁民可在此200浬專屬經濟海域內捕魚。

  華府操縱的南海仲裁案狠狠打了民進黨當局一記耳光。在仲裁結果出爐前,不少民進黨人還覺得仲裁案與台灣無關,嘲笑國民黨政府瞎折騰。不料,美國政府為了自己的戰略利益而置台灣合法權益於不顧。其實台灣政壇不必大驚小怪,華府此舉並非頭一遭。當年美國把釣魚島管轄權交給日本後曾照會台北,說此一舉動並不影響其對釣魚島主權的主張,但如今在釣魚島問題上,美國完全站在日本那邊,把釣魚島也納入《美日安保條約》,形同承認釣魚島是日本領土。對於台灣數年加強太平島軍備,美國亦以「引發軍備競賽」為由表示反對,但卻向菲律賓提供武器。可見,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美國政府的政策和戰略完全是從自身利益出發,所謂「承諾」、「共識」、「默契」可隨時調整,甚至作廢。台灣一些人認為美國會保護台灣的「美夢」應該要清醒了。

  華府自以為藉南海仲裁案可打擊中國大陸的氣勢,但卻「促成」兩岸共護南海的局面。這恐怕是華府失算之處,因此美國在台協會(AIT)暗示台當局要遵守仲裁結果。只是美國實在太低估台灣民意了,即使民進黨當局親美,但也不敢逆民意而行。台灣不是美國呼之則來、揮之則去的棋子。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