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對他國,特別是弱小國家多種形式的侵略,目的都是為了霸佔他國的領土、權益,奴役他國的人民。這些侵略行為中有的一時得逞,有的當即失敗,得逞於一時的最終也都以消亡而退出歷史舞台。侵略的形式多樣,但多以軍事或政治手段為主。在人類文明進入有序、明智發展的今天,竟然有人以為可以用「法律侵略」的方式奪得用軍事、政治、外交、經濟手段得不到的東西,實在讓人感到愚蠢、可笑。
應菲律賓前政府要求成立的所謂南海問題的「仲裁庭」,幹的就是「法律侵略」的勾當,失敗是必然的,而且會很慘。它的「結論」剛一出爐,就受到各方的嚴厲批評,甚至嘲笑,足以證明其虛偽性和幼稚性,也預示其最終必然慘敗的結果。
「仲裁庭」的非法性和它使用法律的選擇,不顧忠告、頑固堅持錯誤立場的行事方式,以及強詞奪理的所謂「結論」,無不表現出「侵略」的本質,體現的當然也是其背後操縱者的根本目的:攪局南海,給希望和平發展的中國製造壓力,進而掠奪中國的領土。
南海諸島,包括西沙群島、中沙群島、東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歷來屬於中國,二戰結束後也將它們明確地歸還給了中國。但是,一些國家不顧歷史事實,出爾反爾,分別強佔其中的部分島礁,近些年來更是在境外勢力的鼓動和支持下蠢蠢欲動,以達到永遠佔有的企圖。菲律賓挑頭,以所謂的「法律」為手段,幻想達到侵佔的目的,實質上就是一種新的侵略行為。侵略都屬於非正義,不管它使用何種方式、藉口或者外衣,都不可能得到同情和支持。即使蒙蔽他人於一時,最終也必然會被識破,會被徹底剝去外衣,還原其本來面目,以失敗告終。「南海仲裁庭」亦是如此,其實質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正義人士逐漸認清。
捍衛主權,捍衛正義,捍衛嚴正的法律,是中國政府和人民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面對任何侵略,中國選擇的都是嚴陣以待。一個不足為齒的非法「仲裁庭」,又何在話下。
認清歷史,明白道理,撇去惡意,回歸理性,是挑起事端的當事者和他們背後策劃者的唯一選擇,而且越快越好。雖然想讓他們記住這些簡單的道理確實很難,但應該向他們強調的是:唯一出路在此。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名譽理事兼研究員,曾任駐古巴等拉美國家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