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於荷蘭海牙的常設仲裁法院將於下周二宣布所謂南海仲裁案結果。中國大陸多次鄭重聲明,菲律賓單方面提起仲裁違背國際法,仲裁庭對此案沒有管轄權,中國不接受、不參與仲裁;無論仲裁庭作出什麼裁決,都是非法無效的,中國不承認,不接受。中國大陸對於南海仲裁案的立場和態度已然清晰。外界關注台灣方面將如何因應。民進黨當局昨天撤離太平島海巡艇,雖然聲稱是為了防颱,但正值南海仲裁案即將出爐之際,此舉備受關注。目前南海太平島由台灣實際駐守,倘若台當局接受太平島「是礁非島」的仲裁結果,又或者放棄台灣一向主張的「U形線(九段線)」,則形同放棄兩岸祖產。這對於於大陸方面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情。
2002年中國和包括菲律賓在內的東盟諸國簽署了《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各方承諾由直接有關的主權國家通過友好磋商和談判解決領土和管轄權爭議。2011年,菲律賓曾與中國發表聯合聲明,雙方重申尊重和遵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然而,2013年菲律賓不顧中方反對,單方面向仲裁庭提起有關南海爭議的仲裁。而仲裁庭明知菲方違背誠信,卻仍然推進仲裁,無疑是為背信棄義的做法背書,將在相關國際法體系中造成「惡法」先例,損害國際關係的良性發展。中國大陸不接受仲裁結果合理合情合法。然而,由於菲律賓提起的仲裁案也牽涉台灣駐守的太平島,因此,台灣方面的態度備受關注。
菲律賓政府的算盤是,太平島是南海最大自然島嶼,假如太平島被裁定為岩礁,那其他國家在南沙的島礁也沒有辦法主張專屬經濟海域,如此一來從菲律賓本島延伸專屬經濟海域的計劃就能成功。過去幾年國民黨當局致力加強太平島基礎建設,馬英九今年卸任前還親自登島,向外界證明太平島是島非礁,不僅批評菲律賓說謊,更一再強調未經台灣方面參與協商並同意之關於南海問題的安排或協議,不具任何效力,台灣方面不會承認。可見,國民黨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與大陸方面頗為接近。但5月島內政黨輪替,民進黨上台,採取「親美疏中(中國大陸)」的策略,令外界憂慮台灣新當局在南海問題上可能向美國靠攏。
民進黨在野時雖聲稱不會放棄太平島主權,但今年1月卻拒絕隨馬英九登島視察,而其對南海問題的「三原則」似乎與中國大陸南轅北轍,而與華府立場較接近。民進黨當局稱,對南海領土的主張須依照國際法及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但大陸方面認為南海部分島礁的領土主權問題不在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調整範圍內;民進黨當局稱,各方應尊重南海地區的航行自由與飛越自由,與美國方面稱驅逐艦駛入中國南海是「航行自由」的說法可謂同聲同氣。
此外,中國大陸的「九段線」南海主張源自台灣方面的「十一段線」主張,台灣如果質疑或否定「十一段線」,無疑會削弱中國大陸「九段線」的說服力。不過,民進黨當局迄今未對「十一段線」有清晰的表態。
民進黨當局對南海仲裁案的反應將牽動兩岸關係。若其立場傾向華府,恐怕會令本已陷入僵局的兩岸關係進一步惡化。而島內主流民意主張捍衛太平島主權,如果民進黨當局承認太平島是礁,必會受到輿論嚴厲譴責,削弱其聲望。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兩岸同胞都有共同義務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和根本利益。民進黨當局若「出賣」領土,必受到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