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政治應關心 亂港才是禍/關 昭

時間:2016-07-08 03:15:41來源:大公網

  本港教育「民調」機構最新一項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大學在「民意排行榜」上由第一位跌到第三位,被科技大學和中文大學超越。

  對此,有社會人士回應認為,港大的民意排名下跌,與該校近年的「政治化」有關,港大師生應遠離政治、回歸學術。毫無疑問,前年的七十九日「佔中」,由港大法律學院副教授戴耀廷發起,加上連串的學生會衝擊校委會事件,民意調查排名想不下降,怕也難矣。

  然而,什麼是政治?校園師生是否應該遠離政治才符合「大學之道」、才是社會和教育之福?對這一問題,其實大有進一步探討的必要。

  事實是,大學師生關心社會、參與政治,本身並不是一件壞事,而且恰恰相反,是一件值得鼓勵和肯定的事,問題只在於師生關注或參與的是什麼政治,是認識國家、建設社會、團結民眾,還是「抗中亂港」、分化爭拗甚至暴力對抗?前者是正能量、後者則全屬負面,分野是顯而易見的。

  事實是,建校百年的香港大學,在港人社會和海內外能有今日的名聲和地位,與師生的愛國傳統和政治覺醒絕對有關。百年前的孫中山先生一輩不用說,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爭取中文成為法定語文運動、「反貪污捉葛柏」、保衛釣魚島、「認中關社」……在領導前列無不出現港大師生的身影,七十年代全港第一個到內地交流參觀的就是港大學生會代表團,並掀起了大專生、中學生組團到內地參觀的熱潮。

  因此,「政治化」不是問題,問題是立場和取向,今日的港大師生不應該忘記「認中關社」的傳統,而且應該比回歸前對國家和社會有更強的使命感和認同。當年不少港大宿生喜歡在房門前或書桌旁貼上一副對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今日仍應該感動更多年輕的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