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穗怡
台方海軍金江艦1日上午在高雄左營港內誤射一枚雄風三型反艦飛彈(導彈),擊中一艘在澎湖外海的高雄漁船,造成船長身亡及三名漁工受傷。事件震驚兩岸及國際社會,輿論嘩然。據台軍初步調查結果顯示,操作人員未按正常程序操作導致誤射,可見台軍內部管理機制出現重大漏洞和弊端。由於事件發生在台灣海峽這一敏感地區,加之島內政黨輪替後,兩岸並無政治互信基礎,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就事件表示,發生這樣的事態影響非常嚴重,需要台灣方面作出負責任的說明。
雄風飛彈為台灣自製的超音速反艦飛彈,是台灣的重要防衛武器,成功級艦、錦江級艦、沱江級艦都配有雄三飛彈,殺傷力幾乎能摧毀一艘航空母艦。然而,對於威力如此強大的作戰武器,台灣海軍竟能發生誤射的重大錯誤,令人咋舌。據悉,當時飛彈中士未按照保養修理卡執行裝備測試,在測試程序完成後進入發射程序,又誤選了作戰模式及雙彈攻擊模式,造成雄風飛彈發射離架。這顯然是嚴重的人為疏失。島內海軍飛彈射擊均有標準射擊程序、檢查表及完整部署,但涉事的飛彈中士為何不按程序操作?是操作指引不清晰導致誤解誤操?還是訓練不足而未能精準分辨測試模式和發射狀態?抑或是工作時心不在焉而闖下大禍?最啟人疑竇的是,當飛彈中士的操作發生嚴重失誤時,為何無人察覺?台軍方事後承認,當時無幹部在場督察,是飛彈中士自行進入飛彈程序。那為何在無人監管的情況下,飛彈中士仍擅自進行相關操作?負責督察的幹部何以缺席?這一連串疑點,台灣軍方都應認真檢討和追究責任。
台軍擁有不少先進武器,頗具殺傷力,倘若操作不當,誤射誤擊,不僅造成人命傷亡、財物損失,甚至會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雄三飛彈最大射程為400公里,攻擊範圍可至福建沿海一帶。因具有超音速、飽和攻擊能力,設計之初是針對大陸航母戰鬥群,又被稱為「航母殺手」。現今民進黨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關係失去政治互信基礎而陷入僵局,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因此稍有風吹草動,都會造成誤判,何況是發射導彈這種軍事行動。此次台軍方雖然聲稱是誤射,但雄三飛彈的射擊方向是台灣海峽,難免引起種種猜測和聯想。
台軍方應意識到事件的敏感性和嚴重性,盡快作出詳細認真的說明,以釋除各方疑慮,否則誤會日積月累,不利台海局勢和兩岸和平。
台軍近年醜聞纏身、顏面掃地,從採購弊案、洪仲丘遭虐死案、「阿帕奇貴婦團」到最近的官兵集體虐殺流浪狗事件,都反映台軍軍紀渙散、管理不彰,可見這次誤射飛彈並非偶然事件。台軍倘若再不深刻反省、吸取教訓,下次誤射的可能就是愛國者導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