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是香港主權回歸祖國的紀念日。在過去一些年,當天都成了香港建制派和反對派博弈的日子。建制派會舉辦慶回歸等紀念活動,反對派則舉行反政府的遊行示威。在不同的時間點上,反對派會有不同的訴求,也能聚集反對派陣營內的不同派別參加。而反對派搞的示威遊行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反對中央政府的色彩非常明顯,是向中央政府說不。
由於歷史原因,反政府示威迄今仍是由固有反對派牽頭的。今年是香港的選舉年,一些本土和「港獨」政黨或組織又相繼成立,他們在剛過去的7月1日也有所動作。
圖借林榮基「催票」
但縱然建制派和反對派兩派博弈,一個基本事實卻是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的殖民地時期已經終結,而且已一去不復返了。香港也不可能從中國分裂出去,它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今年反對派的反政府示威,有幾名倍受關注的人士參加或本意參加,包括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劉山青和程翔。有關林榮基的新聞曾一度被炒得火熱,而其他兩人同樣都曾在內地被捕,也不是什麼新聞。
林榮基曾指內地人員跨境執法,而他本人卻是在內地被捕的。在遊行前,林又稱被人跟蹤不出席遊行,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則稱如果安全受威脅,建議林榮基報警求助。林所講的那些話,近日也越發令人難辨其真偽,港澳辦主任王光亞稱未曾聽說過林所指的「中央專案組」那一個機構。「文革」早已在大陸結束,「專案組」一詞也的確令人感到陌生。
內地與香港實行的法律不同,入鄉隨俗、入鄉問禁也應是多數人所熟知的道理。而陸港人員交流密切,每天都有許多市民往返內地,也能自由進出。因此,個別事件是很難與強權、跨境執法、「『一國兩制』名存實亡」等扯上關係的。大陸當局不向一些香港的反對派政客和政治活躍分子發放回鄉證,應就是避免他們把香港的言行帶到大陸,並從中「抽水」,博取政治上的宣傳。反對派7月1日遊行卻把幾位觸犯了內地法律而在當地被捕,卻又已經返港的人當作反中的標誌,那莫非是鼓勵港人到大陸觸犯當地法律?
「一國兩制」與「井水不犯河水」是實實在在的規限,「井水不犯河水」也是「一國兩制」能在香港實施的基本條件。今年9月,香港將舉行立法會選舉,一些政治人物企圖通過個別港人違反「一國兩制」的個案,煽動港人對「一國兩制」在本地實施的焦慮和恐慌感,小題大做或無事生非,為一己之私。那是為行將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拉票和造勢,應該說是謀私利。
這次遊行的主題是「決戰689,團結一致,守護香港」,即反對現任特首。而遊行各方的訴求則包括爭取標準工時、推行全民退休保障、支援殘疾人士、開放公屋養狗權,也有關於反對跨境執法、普教中、「四級殺人火災後仍慶祝回歸」、高鐵和港珠澳大橋建設,以及要求真普選等。
遊行慘淡民心變
那可謂是烏合之眾,卻反映了反對派陣營和遊行主辦方希望糾集盡可能多的人參與遊行,並成為他們在選舉中的支持者。
遊行主辦方在銅鑼灣和灣仔3個地方分別錄得了參與遊行的人數,且為了「不辜負每位參與遊行的同路人」,把點算得到的人數再乘以1.5,稱有11萬人參加,比他們原先預計的10萬人剛好多出1萬。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估計遊行人數為2.3至2.9萬人,警方則稱高峰時有1.93萬人。遊行龍頭不足兩小時已經抵達終點,感覺上,是次參加遊行的人並不踴躍。惟今年遊行期間約有100個街站,反映為選舉造勢的目標明顯。
參與這次遊行的人一般都不會是建制派的選民,一份本地的反共報張在遊行沿途進行的民調發現,遊行人士傾向投原反對派政黨的達6成以上,支持激進反對派約兩成五。
遊行後,一些激進反對派人士企圖衝擊禮賓府和中聯辦,而警方根本就沒批出不反對通知書。反對派舉辦的「七一遊行」,說到底是一次針對香港主權回歸祖國這個既成事實的示威,本質上是反中,即反對「一國兩制」的,也摻雜著不少反共的色素。在遊行過程中,各色反對派能抱團取暖,自我鼓勵一番。但必須看到,他們的意圖和言行是逆歷史潮流的,是沒有前途的。
他們今年遊行有為選舉拉票的意圖,但初步來看,效果並不太如他們所願。當然,人們不能從這一次的遊行就能判斷反對派的選舉表現,事實上,其他的反對派支持者也未必會參與到遊行當中。而建制派人士或許也在進行他們認為更合適的選舉部署。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