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何曉:「睡婆婆」背後的溫情與感動

時間:2016-07-04 03:15:40來源:大公網

  旺角七旬報販「睡婆婆」遇劫反抗受傷,消息傳出後,引起全城關注。連日來街坊、學生、市民,紛紛前往表達關心,更有不少人以十倍甚至百倍的價格購買報紙,表達對婆婆的支持。何以一宗「突發」意外,會如此牽動港人心?

  可以說,當中體現了兩點。一是婆婆「自食其力」的樂觀精神令人動容,二是事件激發起香港市民重拾互相扶持的精神。

  雖然「睡婆婆」受了傷,但她拒絕送院,仍然堅守在報檔。她生活清貧,時常24小時與報檔相伴,她的報檔開業逾七十年,風雨無阻。夜間開工疊報紙,日頭累了便伏在報紙上睡覺,買報紙的人把錢放到她手心,等她睡醒後收錢。去年九月,「睡婆婆」睡覺時身上的3.5萬元現金被盜,但開朗樂觀的她當時笑稱「慢慢再儲過」。有人勸她退休,她卻不想放棄母親傳下來的報檔,希望能一直做到百年歸老。

  市民不僅同情「睡婆婆」的遭遇,更被她那份執著深深感動。有市民稱,佩服「睡婆婆」自食其力,體現香港人的精神。在政治紛擾,社會撕裂的當下,「睡婆婆」的故事讓社會重新凝聚起來,重拾香港的核心價值。

  香港的社會溫情,正在街頭重現。深水埗派飯明哥的新店周日開業,同日準備了200個有龍躉和蝦的飯盒派給基層市民,明哥的善舉同樣獲得了社會的回響,有香港歌手的歌迷會集體出動,為明哥做義工。上個月,中文大學二年級學生馬倬朗苦等逾月終於獲捐心臟,重燃生命的希望。

  這個夏天,市民重新感受到久違的「獅子山精神」。在一些政客只為政治利益而不斷將社會矛盾激化時,我們看到,來自民間的淳樸力量,正開始自發地、有意識地修補?社會的裂痕。越是在混亂的時候,香港越應超越政治,凝聚人心,不讓香港精神成為昨日的回憶。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