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遊行「年年有」,今年卻是「大不同」。由民陣舉行的七一遊行至今已有十三年歷史,但聲勢一年比一年弱,不僅無法吸引民眾參與,更連主導權亦漸次失去,變成一堆人的自娛自樂。而與去年相比,昨日的遊行更為不堪,充斥?欺騙、愚弄與可笑。例如,既有遊行數字「報大數」,又有林榮基自編自導「現身騷」,再是極端本土虛張聲勢玩「快閃」,最為可笑的是,「港獨」勢力沐猴而冠進行所謂的「升國旗儀式」。無信、無恥、無腦的七一遊行大雜燴,可以說,已經將反對派的一半身體送進了垃圾堆。如此的七一遊行,還有必要繼續辦下去嗎?
年復一年「報大數」騙市民
反對派經常將一句話掛在嘴邊:民無信而不立。但諷刺的是,正正是他們在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何謂這一詞的反面意義。每年的七一遊行,不論當年的主題為何,也不論有無出現暴力事件,但總會留下一個「遊行人數到底多少」的謎語。民陣慣性地說謊,一開始尚能哄住支持者與市民,但一而再、再而三下去,這個組織已無最基本的誠信可言。以昨日的遊行計,民陣又一次「沒讓市民失望」。
遊行結束後,民陣對外宣稱參與者有11萬,「是去年的兩倍多」雲雲。然而,真實情況如何呢?警方數字則是高峰期只有19300人;即便是極其偏頗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亦稱遊行的總人數介乎2.3萬至2.9萬之間。不論是警方還是港大民調的數字,都與民陣所宣稱的相差甚巨,多者達五倍有餘。更為嚴重的是,民陣意圖掩蓋今年遊行人數比去年少的事實。
為什麼民陣要說謊?遊行結束後民陣召集人岑子傑是這樣解釋遊行結果的,他指今年是佔領運動後第二年七一遊行,去年人數較少顯示傘後港人充滿無力感,但今年人數多去年一倍,證明港人「已回復活力」,希望港人可保持這種力量。而對於遊行人數少的質疑,岑子傑則稱,不少參與者都在隊伍步至銅鑼灣後中途加入,而民陣公布的數字為義工分別在銅鑼灣波斯富街天橋、灣仔電腦城天橋、金鐘軍器廠街天橋,分數批點算人數而得出的平均數,同一地點的不同義工亦得出相若數字,因此相信數字可信。
「數字可信」嗎?相信市民心中有數,只不過,民陣如此大言不慚、厚顏無恥,的確令人感到難過:這就是香港民主發展的「成果」?
愚弄港人的林榮基「現身騷」
如果說民陣「報大數」市民已經「習以為常」的話,那麼,短短數小時遊行內出現的種種愚弄市民舉動,則無法不叫市民感到憤怒。最為明顯的一單是,「銅鑼灣書店」事件主角之一的林榮基,原本說好會與劉山青、程翔三人「打頭陣」,「一起為香港民主出力」。但結果卻是,林不僅拒絕現身維園、不願在七一遊行中走出一步,反而導演出一齣又一齣的「抽水騷」。
這場「現身騷」有劇本、有層次、有「戲托」。首先,一直以林榮基「代言人」自居的民主黨何俊仁,在遊行開始前的四小時,突然發放信息稱林榮基不會出席遊行,並稱在下午二點半正式公布原因。當吊足了公眾胃口、以為發生什麼天大事件後,何俊仁其後「如約」向記者稱,林榮基是深感「人身安全受到危脅」、「一直都有人跟蹤」,因此為自己安全考慮而不出席,請市民見諒雲雲。然而,這是真實情況嗎?
謊話說一次就已經夠了,如今還在一次又一次編造謊言,更是在「消費」香港市民的同情心。如此言行,只能用無恥來形容。反對派這麼做,顯然是有其政治算計的:一是要以這種「人身安全受到威脅」來激起市民同情,以求刺激更多人參與遊行;二是要為日後更多的「劇情」做必要的鋪墊。然而,即便如此算計,遊行人數仍比去年還低,說明了什麼?
沐猴而冠的「港獨升旗」
整場七一醜行還不止如此,除了傳統反對派外,極端勢力亦連番上演「笑劇」。先是有一場全副武裝「衝擊中聯辦」的「事先張揚」行動。當公眾以為「旺角暴亂」會再現西環時,發動行動的本土民主前線、青年新政、香港民族黨卻「龜縮」,說好的七點、說好的衝擊,統統不見,「人影無隻」,叫人大跌眼鏡,事後亦無回應。網上對此罵聲一片,譏本民前可以「收檔」。不僅如此,熱血公民昨日在遊行現場舉行一場「港獨」「國旗設計比賽」結果公布的活動,又似模似樣地舉行「升旗儀式」。其言其狀,實沐猴而冠的最佳寫照。
一場所謂的「民主」抗爭的遊行,經過十三年的發展,演變成今日之境地,難免令「泛民」支持者感到唏噓。但這就是民意,不論是反對派還是「極端本土」甚至是「港獨」派,已經悖離民意。九月立法會選舉,將是反對派勢力再遭敗績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