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社評:脫歐風暴威力大 本港經濟恐失速

時間:2016-06-30 03:15:40來源:大公網

  英國脫歐風暴衝擊力非同小可,將令環球金融市場陷入長期動盪不安,隨時引發新一波金融危機,拖累本港經濟失速,陷入衰退險境。當務之急是防範外部衝擊造成金融系統性風險,同時更要提升應對經濟逆風能力,包括加力創新科技發展,突破經濟長期低速增長形態,促進本港第三次經濟轉型。

  英國退出歐盟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英國與歐洲面臨分裂的政治危機,未來可能出現更大黑天鵝事件,對於復甦基礎不穩的世界經濟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本港經濟也難獨善其身。事實上,股匯市場震盪勢必加劇負財富效應,打擊私人消費,而港元跟隨美元走強,又會重挫旅遊業,令人憂心下半年就業市場會明顯轉壞,估計港府下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的機會不低。

  雖然近期本港樓市有喘定跡象,二手樓價連續三周反彈,但環球經濟形勢兇險,尤其是脆弱的歐洲銀行恐怕承受不了脫歐風暴的衝擊,環球金融市場動盪成為常態化。面對不穩定的環球經濟與金融環境,本港樓市實在難言跌定,相信樓市下行周期遠未完結,預期下半年樓價將會開展新一輪的跌浪。

  此時本港更要自強不息,停止內耗,強化應對經濟下行的能力,集中精力加快經濟轉型,走出一條以創科為本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其實,隨着時局與環境變遷,本港過往已經歷兩次經濟轉型。第一次經濟轉型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內地工業家南移,配合當時大量勞動人口,造就本港由一個轉口貿易港變身成為輕工業生產基地,包括紡織品、玩具、鐘表及電子產品,贏得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美譽。另一次經濟轉型則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內地改革開放,本港工業大舉北移,受惠內地低廉生產成本,出口貿易帶旺整體經濟,刺激私人消費,快速推動經濟走向服務業轉型,其中金融服務業迅速冒起,繼而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現在是時候加快推動本港經濟第三次轉型,近年經濟低速增長成常態,若要重返高增長時代,須要在經濟發展方面尋求新增引擎,唯有走創新型經濟之路。事實上,本港為國際金融與貿易中心,而且擁有良好法津、司法與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上大學科研,具備有發展創新科技產業的條件。

  更重要的是,借助創科推動本港再工業化與金融科技發展,前者是指建立高增值的工業產業,培育新技術、智能生產,有助本港產業多元化,創造就業機會,後者則是拓展電子商貿、網上融資等互聯網金融,推動本港金融創新,從而提升競爭力。

  本港過去每一次經濟結構調整,都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相信今次也不例外,憑藉以往轉型的經驗,加上港人獅子山下拚搏精神,以及靈活、創意的頭腦,走上智識型經濟之路可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