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孔永樂:英國公投脫歐的政經啟示

時間:2016-06-29 03:15:40來源:大公網

  文|孔永樂

  六月二十四日,英國公投結果揭盅,百分之五十二的選民投票決定離開歐盟,選擇留在歐盟的選民只有約百分之四十八。這次公投的投票率大約為百分之七十二,超過二○一五年國會選舉時的百分之六十六。英國脫歐對世界經濟及政治都有深遠影響。

  第一,英國地域影響投票取向。值得注意的是,蘇格蘭、倫敦及英國不少著名地區都大比數支持留歐。例如,劍橋地區超過百分之七十三支持英國留在歐盟。牛津地區也接近七成,牛津附近的地區也傾向留在歐盟。香港人比較熟悉的曼徹斯特、利物浦華威及列斯等地區,全都選擇留歐。英國《衛報》的一篇文章分析指出,數據顯示大學畢業的英國選民大多傾向投票留在歐盟體制內。同時,收入越高越傾向留在歐盟。

  脫歐後綜合實力下降

  誠然,有人認為英國公投的政治取向與階級、收入及學歷毫無關係。不過,英國公投結果宣布後,不少英國及歐洲政治領袖精英皆對結果表示震驚。現任英國首相及保守黨魁卡梅倫更要黯然呈辭。他們似乎沒有想到大多數選民最終決定「脫歐」。由此可見,英國社會甚至國際社會的精英分子及政府官員,都需要在未來更加深入不同地區,從而了解各地基層民眾的「真實」聲音。政商界在英國公投後的反應,似乎顯示他們並不掌握甚至影響大多數民眾的心態。同時,即使英格蘭整體公投人數支持脫歐,但當中多與外間接觸的著名旅遊及商業城市,例如倫敦、曼徹斯特、利物浦、劍橋及牛津等地都是支持留歐,並希望為英國及歐盟帶來更多穩定的元素。這是否意味着,一個城市的對外互動越多,人們越少堅持「本土主義」及「本地自決」的政治取態,值得學術人員深入研究。

  第二,英國決定脫歐後,英國的綜合實力會有所下降,若然未來數年未能出現一個強勢及能幹的政治領袖,英國國內及區域經濟都會陷入困境,政治局勢也增添不穩定元素。在學術上,國家的綜合實力可以包括經濟實力、文化實力、軍事實力及政治實力。單從經濟實力看,英國公投結果宣布後,國際著名債券評級機構穆迪公司馬上調低英國的評級展望為「負面」。不少商業銀行亦馬上商討應變措施,以維護其核心利益。最近,有傳媒報道世界銀行龍頭之一匯豐銀行,計劃將員工從倫敦轉往巴黎,估計英國離開歐盟後會影響外商到英國投資的意欲。誠然,歐盟成員也各自面對不同的經濟問題,但英國決定離開歐盟,並不一定代表國內經濟能馬上改善,甚至會比留在歐盟時更好。

  第三,現時英國缺乏強勢領袖,政黨內部及國家都呈現分化局面。公投決議前的過程中,執政的保守黨內個別重要成員,如前倫敦市長約翰遜(Boris Johnson)及前教育部大臣戈夫(Michael Gove)公開極力支持英國脫歐,這與保守黨領袖卡梅倫的政治取態完全相反。由於兩人在政黨及社會內都具不同影響力,這或會令不少支持保守黨的英國公民或黨員感到有點兒無所適從。另一方面,在野工黨亦缺乏傑出領袖。工黨黨魁科爾賓(Jeremy Corbyn)受到黨內成員批評,在公投過程中表現未見突出,失去展現工黨領袖風采的機會。最近,過半工黨的高層更打算辭職以示不滿。不過,英國傳媒報道接近百分之九十的工黨成員支持留歐。現時的公投結果顯示,他們的想法與大多數英國民眾並不一致。工黨能否在未來的大選中取得大勝仍然是未知數。這令英國政治及經濟前景都欠缺清晰方向。

  政府上下須保持團結

  第四,英國公投次數似乎過於頻密。公投是民主的雙刃劍,若然公投受到誤用及濫用,國家或地區發展可以走向民主的對立面,影響人們及社會的公共利益。二○一四年之前,英國在數十年內只曾在一九七五年舉行公投決議是否加入歐盟。然而,在過去數年間,英國分別舉行兩次重要的公投,議題是蘇格蘭是否獨立及英國是否離開歐盟。公投的次數過於頻密會影響民主政治制度的有效運作。

  重要的是,兩次的政治公投議題極具爭議。在現時傳媒及社交網絡的環境下,公投過程中的「討論」只令社會越來越出現兩極化、情勢化甚至極端暴力行為。在公投前英國更有親歐國會議員遭到殺害。若然英國沒有出現政治公投,國內傳媒或精英可能花更多時間在公共領域上討論,如何改善國內及全球經濟困境。

  香港曾經是英國殖民地,在不少地方(如公務員、議會、大學及傳媒等)都繼承及呈現局部英國的獨特風格及傳統。英國公投結果對香港未來的政經發展也有所啟示。第一,政府成員對外的意見必須保持一致。政府高層在討論重要政策時可以存在各種意見,但政策決定後必須團結一致,積極向市民解釋方案。第二,傳媒對關乎國家及社會重要利益的議題必須慎重報道,當中不能忽略提及人們投票後對國家及社會可能產生的各種政治及經濟後果。最後,我們需要反思現時政治及經濟制度是否有需要改革的地方。英國公投已成歷史,我們在未來數個月,更需仔細分析英國脫歐後的全球政經局勢,及香港的應對策略。

  清華大學國際關係學系博士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