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魯力:「暴青」是民主誤入歧途產物

時間:2016-06-23 03:15:40來源:大公網

  在繼香港大學之後,香港中文大學亦爆發包圍校董會事件。中大校董會日前於美國銀行中心開會期間,有中大學生會成員請願要求成立專責小組,檢討特首校監必然制,突有近五十人試圖衝擊會場。其間,更有激進本土派混入其中,部分人更以黑紗蒙面,混亂中有保安受傷流血。中大學生會會長周?峰承認是次行動早有預謀,又稱是次行動的形式可以接受。中大校方晚上發聲明譴責暴力,有港區人大代表直指,暴力歪風不可縱容,擔心有社運人士摻雜其中,是「政治凌駕一切」。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在已有高度文明法治的香港社會,卻頻頻出現「暴力青年」的暴力場面,其所作所為已令人不齒。

  缺乏正確的精神寄託

  「暴力青年」頻繁出現,甚至香港的各大高等學府亦不斷上演暴力場面,這種現象不是偶然的。香港回歸是香港社會的歷史性大轉變。「一國兩制」方針要求香港青年擺脫過去殖民地教育的羈絆,增強國家、民族觀念,成為愛國愛港的新一代。然而,有些香港青年視國民教育為洗腦,卻將西方價值觀當成金科玉律,只強調民主、自由、人權是香港的核心價值,更加以「本土」、「港獨」理念,使民主進程激進化,最終陷入「港獨」的絕路,成為沒人管教的「野孩子」。「港獨」思潮的「香港民族,命運自決」論點無疑是利用了民族主義的話語策略,他們所宣揚的暴力、「勇武抗爭」等論調已開始毒害青年,使受影響的部分年輕人已開始顯示出暴力、恐怖的一面。

  暴力思潮在青年學生中氾濫,首先是由於香港缺乏主導性精神寄託。香港社會融合中西文化,這是與香港經濟體制相適應的價值觀念定位。不過,由於香港已回歸祖國,香港與內地的聯繫更密切。實際上香港的命運已經繫於國家的未來。所以現在確實需要認認真真、理直氣壯地推行國民教育。但是,在出現「國教風波」之後,政府似乎有所顧慮,最近一屆政府才提出要加強對「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宣傳教育,使之成為學校的課程。但是,國民教育如推行過急,或者教材編寫內容不夠全面、完善,都會引發極大的社會問題。正如香港公開大學校長黃玉山所指,「一方面是學校關於中國文化、歷史、風俗等課程安排不多,對國家、民族的了解自然比較少。另一方面,媒體對內地發展的報道也不很全面。這樣,香港青年人很難對國家和民族有感情」。

  其次,在港英時代,香港沒有政治空間,一切政治權力歸於港英當局,香港人所參與的只有低級行政工作。而在香港回歸後,香港社會具有了政治空間。有了政治空間就表明,香港人具有了政治話語空間。但是因為回歸後沒有重視去殖民地化,新發展出來的話語權必然是針對中國內地的。在當今香港社會,具有濃厚香港地方意識甚至「反中」意識的,是香港回歸以來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越是年輕人,越是反對政府,這個事實本身就需要有關方面深思。

  「青年新政」召集人梁頌恆認為,香港與中國有?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民族」、文化、「國情」。現在的香港政府、議會沒有從香港市民的視點去理解、解決香港問題。香港人如果再不做些事情,香港會變成中國的一個普通城市。在相當數量的青年學生中,「本土」、「自治」已成為時尚思潮。港大學生會刊物《學苑》今年四月號繼續為「港獨」推波助瀾,當中一篇文章為武力抗爭辯護,聲稱港人要打破以武抗暴的恐懼。另一篇文章更主張推倒基本法,要求制定民意授權的憲法。

  「港獨」謬論煽動暴力

  四月號《學苑》以「一代人」為主題,當中一篇名為《以武抗暴,何罪之有》的文章,作者「迪斯科」不時引用「港獨」鼓吹者陳雲的說話,例如「面對恃勢凌人而不可理喻的暴政和強權,人民有動武之權」。作者又聲稱,與外國相比,香港人抗爭「溫柔太多,而港人必須重新掌控對抗爭的話語權,由自己選擇有效適合的抗爭方式」。作者在文章結尾更公然鼓吹暴力,揚言「若此刻仍不打破對以武抗暴的恐懼,則猶如作繭自縛」。在這些謬論的煽動下,在今年春節爆發的「旺角暴亂」中,就有三名港大生及兩名中大生因涉嫌參與暴亂被捕,約佔該事件被捕人數的百分之十。在被捕的人員中,年齡在三十歲以下的佔了六成。其中,年齡最小的僅十五歲。

  中大日前發生的事件,完全是之前港大校董會衝擊事件的「翻版」,反映校園暴力有愈演愈烈之勢。長此以往,不僅校方管治與校園秩序蕩然無存,大學國際排名再度下降,在中學生及青少年中更會造成惡劣影響,令暴力及違法傾向進一步抬頭,損害整個社會。發生這些暴力行為,全社會理應齊聲譴責,但某些「泛民」議員仍發表一些姑息的言論,轉移視線認為是政府的問題,實際是幫暴徒找藉口開脫。美國著名學者福山提及自由民主制度的成功要素,包括良好的政府管治和法治。香港不少團體打?民主的旗號,實際卻為社會帶來不穩定,破壞法治。這樣激進和暴力的行為,能為香港帶來成功的民主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