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關昭:「超人」的機會與希望

時間:2016-06-23 03:15:39來源:大公網

  連日播出的李嘉誠接受「彭博」通訊社訪問,就有不少為市民關注的內容,如建議增加公司利得稅用於緩解貧富懸殊,但款項不應用作派發「免費午餐」,而應用於教育及醫療用途,就是很值徥政府參考的建議。

  事實是,李嘉誠本人歷年在教育和醫療方面「身體力行」,是作出了不少捐獻的,內地、世界各地以及本港都有他捐款興建的大學及醫療機構,市民及學生確實是受惠的。不過,年前港大醫學院命名李嘉誠醫學院一事,曾引起一些校友及政黨反對,這種不必要的所謂原則,對社會公益其實並無好處。如果捐款要被人「罵街」或者捐了錢還要擔驚受怕,損失的不是富豪而是社會和民眾。

  「超人」在訪問中還回應了前年的所謂「雨傘運動」,他認為這是一個大問題,社會要多給年輕人以機會和希望。

  李嘉誠這一個建議,比增加公司利得稅更值得重視。社會要給人機會和希望,特別要給年輕人機會和希望,這是一個有豐富人生閱歷和對社會有一份真誠關注的人才會說出的話。

  事實是,李嘉誠本人,當日社會給了他機會和希望,而他本人也努力和善於把握住這些機會和希望,才會帶來他日後在事業和財富上的巨大成功,成為舉足輕重的社會人士。這裏面,機會和希望是一個重要因素,個人的努力和付出更是關鍵的因素。

  今天,香港的年輕人,比起當年的李嘉誠,社會給予的機會和希望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呢?答案應該是不言而喻的。機會與希望是永遠都會存在的,多與少也只是一個相對的問題,問題只在於個人如何看待這些機會和如何致力去實現自己的希望。如果像眼前個別年輕人,北上發展說是「洗腦」,參與「一帶一路」交流學習說是「去落後地方吃苦」,那麼,再多的機會和希望也是白費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搞清楚什麼是機會和希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