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君玉
英國「脫歐」全民公投即將啟幕。在投票進入倒計時的關鍵時刻,英國內民意出現反轉,支持「留歐」者小幅領先「脫歐」者。惟令人遺憾的是,這一變化並非是選民理性的覺醒,而是源於一起對議員的謀殺案。四十歲女議員考克斯遇刺身亡,一顆政壇「明日之星」因「留歐」不幸隕落,給各方狂熱的大腦潑了一盆冷水,「留歐」民意出現反彈。
但暫停三天的造勢,不過是個「頓號」,女議員的鮮血並未成為公投「轉折點」。民調顯示,「留歐」與「脫歐」支持率依然膠?,兩大陣營旗鼓相當,公投結果仍然撲朔迷離。
三年前,卡梅倫為尋求連任,在英歐關係上「投機」,並誇下海口要就「脫歐」舉行全民公投。當時,卡梅倫並未料到會出現今天這樣的複雜局面。三年間,「脫歐」議題在職業政客的操縱下不斷發酵,成為英政壇不可迴避的焦點,公投日期也從卡梅倫承諾的二○一七年提前到今年。也許是旁觀者清,迄今為止,無論是歐盟,還是世界大國,沒有一個表態支持英國「脫歐」的,各方均從可能帶來的影響和後果的角度,說服英選民在「脫」與「留」之間三思而後行。
「脫歐」公投已嚴重撕裂了英國社會。民調顯示,英格蘭、威爾士人傾向於「脫歐」,而蘇格蘭、北愛爾蘭選民更願意「留歐」,聯結英倫三島的紐帶已然斷裂。以支持與反對「脫歐」為界,英政壇兩大陣營涇渭分明,不僅有執政保守黨與在野工黨間的尖銳對立,而且有保守黨內現任首相卡梅倫與可能的繼任者、倫敦前市長約翰遜間的巨大分歧。公投令英社會各階層的對立表面化,富人支持「留歐」,草根階層多選擇「脫歐」,以期望自己的生活水平能在變化中有所提高。英國媒體也出現針鋒相對的兩大陣營,紛紛在頭版頭條明確在「脫歐」問題上的態度。
英「脫歐」公投給歐洲「疑歐派」增強了信心,各國反歐勢力順勢崛起。西班牙半年內將迎來兩次大選,主張與歐盟保持距離的激進左翼新興政黨有望成為第二大黨。明年,法、德兩國將進行大選,反歐盟、反難民勢力發展迅速,默克爾、奧朗德前景堪憂。在意大利等地,「疑歐派」在選舉中也屢有斬獲。而最近十年間加入歐盟的中東歐國家擔心自己成為西歐的「包袱」,對歐洲前景更加悲觀。美、日、澳等大國都早已表態支持英國「留歐」,連與歐洲存在尖銳對立、希望削弱歐洲集團的俄羅斯也不希望英歐分家,稱對俄來說,「強大的歐盟十分重要」。
「脫歐」公投將決定英國未來,決定歐洲一體化命運,決定世界政經格局走向。何去何從?英國選民應該作出慎重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