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對派正陷入碎片化的危機之中,過去有效的協調機制,已經完全失靈了。今屆立法會選舉出現了大量名不見經傳的激進派,民主黨急急忙忙起用一部分激進的人物參選,例如許智峰。但是各方面的民意調查顯示,民主黨扮演激進派,不容易吸收到激進派選民,變成陷入「兩頭不到岸」「兩邊不是人」的困局。跡象顯示出民主黨將會是九月份立法會選舉的大輸家。何俊仁立即炒熱了林榮基事件,無中生有,企圖製造中國公安越境拉人的假象,並且發動了「港人要像林榮基那樣勇敢站出來,全力反對中國」的浪潮,打出「反中反共牌」,為民主黨爭取票源,實行選舉救亡。這是徒勞的。
林榮基開記者招待會,為什麼要選在立法會?為什麼無中生有,說「『中央專案組』組長押解林榮基回港」,何俊仁把林榮基保護到了立法會,然後在立法會舉行記者招待會,目的何在?何俊仁的政治意圖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要樹立立法會「反共反中」的形象,綁架立法會,企圖把九月份的立法會選舉的議題定調為「反中」、反對「一國兩制」,以此標榜傳統的反對派。所以民主黨仍然是反對派的龍頭大哥,希望原有的民主黨選民不要拋棄民主黨,免得民主黨大量失去議席。
林榮基已成說話機器
香港實行「一國兩制」,在法律制度方面的界限是清楚的。香港居民如果要進入大陸,就要遵守內地的法律,如果觸犯內地的法律,那就應該受到內地法律的懲罰。林榮基的問題是教唆別人帶違反內地法律禁止的印刷物進入內地銷售,他自己也親自帶禁書過關,受到拘捕。「入境問禁」,這是起碼的常識。林榮基的做法,是井水侵犯河水,企圖越境犯罪。他是在進入內地海關後,被逮捕的,根本就不存在內地公安越境拉人的問題。何俊仁企圖製造「香港人人都會變成林榮基,隨時會在香港被捕,香港一片白色恐怖」的假象,完全是弄虛作假,這完全是為九月份選舉的計算。每日經過海關的香港人有幾十萬人次,為什麼幾十萬人次港人都沒有被捕,而獨獨林榮基被捕了呢?原因是他進入內地犯法,蓄意通過售賣禁書,製造謠言。這是明知故犯,咎由自取。何俊仁作為律師,應該明白案件發生的地點,司法管理權應該在內地的法院。何俊仁安排的記者招待會,《蘋果日報》胡說八道,編造故事,說李波被內地公安越境拘捕,更加是毫無證據,砌生豬肉。結果事主李波站出來現身說法,指出根本就沒有這些事情發生,林榮基的說法是「無中生有」。到現在為止,林榮基已經成為了某些政黨操作的說話機器人,身不由己。更令人奇怪的是,《蘋果日報》還發表文章說「林榮基所處險境」,「中共任何一方都可能對他們出手,包括滅口或栽贓」,「如果他有三長兩短,惟北京是問」。這說明了何俊仁控制了林榮基,還有下文,他企圖把林榮基作為操控九月份立法會選舉抹黑的一枚棋子。
傳統的反對派公民黨和民主黨面對碎片化的現象,一籌莫展,戴耀廷每一天都在吹噓宣傳「雷動計劃」,企圖經過協調,解決九月份立法會選舉名單太多的問題。但是,全面失敗了,五個直選的分區,反對派都會有九個到十個名單參加競逐。這就意味?,反對派的名單太多了,只會導致每一個名單都可能出現三萬票以下的情況。以2012年新界西的選舉為例,反對派推出了李卓人、梁耀忠、郭家麒、余若薇、李永達、陳樹英一起參加選舉,結果是,李卓人、梁耀忠因為有自己的基本盤選民,順利過關。但是公民黨和民主黨的票源則重複,郭家麒、余若薇的名單,余若薇的名字排列第二,目的是要全取兩席,民主黨的李永達和陳樹英也企圖全力取兩席。最後民主黨達七萬票,公民黨得七萬二千票,一共十四萬二千票,僅得郭家麒一人入圍,其餘三人全部落馬。原因是這兩個黨要取得四個議席,候選名單太多,實力不夠,浪費了大量的票源。
反對派內訌無法協調
香港島選區本來有七個議席,這一屆削減為六席,反對派卻有九張名單:包括司馬文、公民黨陳淑莊、民主黨許智峰、工黨何秀蘭、傘兵徐子見、人民力量劉嘉鴻、香港眾志羅冠聰、民主思路黃梓謙、熱血公民鄭錦滿等。此外還有附和反對派的競選口號「拉梁振英下馬」的王維基和詹培忠。許多人都估計,港島選區若要當選,一個名單的票值應該是五萬票,如果「偷雞」,至少也要有四萬五千票。現在有九張名單,相信民主黨許智峰和工黨的何秀蘭得票都會少過三萬,最大機會落選。建制派僅派出民建聯張國鈞、工聯會郭偉強、新民黨葉劉淑儀參加港島的分區直選。這說明了建制力量的協調和團結,反對派則發生了內訌的現象,無法進行協調。
造成這種現象,原因是反對派的傳統政黨最近一兩年,全力換血,原有的政治明星紛紛退出政壇,採用激進的少壯派接替原來的政治明星。這一批人難以吸引原有的比較保守的中產階級選民,所以大家都轉向爭取「二十歲到四十歲的首投票族」,大家都要比對方更加激進,更加「反中反共」。結果,出現政治光譜重疊的現象。民主黨認為,他們一開始就參與組織支聯會,現在年輕的「港獨派」和「本土派」,大力批判他們的主張和口號,完全是過時了,對年輕人沒有吸引力了,公開表示要杯葛支聯會的活動,實行分道揚鑣。
正因如此,民主黨的何俊仁認為,支聯會並沒有過時,民主黨和支聯會綁在一起也沒有過時,他們要利用銅鑼灣書店的事件,發動一次反對中國的高潮,刺激民主黨的選票上升。看來,民主黨已是日暮途窮,再搞激進化,只能加速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