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點擊香江:『一帶一路獎學金』拓港青發展空間\張學修

時間:2016-06-17 03:15:11來源:大公網

  特區政府在年初的《施政報告》中,推出了引導香港積極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一系列具體措施,當中包括設立「一帶一路特定地區獎學金」名額。日前政府在聽取各方意見後,進一步將有關計劃修訂為「雙向」,除了吸引沿線地區的學生來港外,同時讓本地學生也可到沿線國家升學,為香港青年的發展開拓新渠道。但計劃的撥款申請卻再次遭到立會反對派議員的阻撓,在記者會上斥政府教育制度「千瘡百孔」,對有需要的學生支援缺乏,質疑政府提出計劃只為「擦鞋」,極力抹黑政府施政。

  反對派議員以地區教育制度不足為由阻撓撥款,事實上計劃本身就是針對香港教育不足,提升地區教育「國際化」而推出的。阻撓其通過,不僅妨礙香港參與國家政策,對於青年的發展也是有弊無利。政府意在通過「一帶一路」平台為本地與沿線國家青年的求學、就業及個人發展開拓更廣闊的渠道,為地區發展培養傑出人才,從而進一步鞏固並強化本地競爭力、推動社會整體進步。而「討好中央」一說更屬生搬硬套,是議員「政治化」民生議題的老調重彈。

  投資教育為發展

  本屆政府在積極推動經濟民生發展事宜之時,也不斷完善教育制度、優先照顧本地學生的需要,為青年發展提供必要支援。根據教育局發言人透露,在最新年度中,教育經常開支佔政府開支的22%,在本港維持低稅率的前提下,這個支持比例是合理的。近年來針對大專學生支出的教育預算,以及有機會接受學士程度教育的年輕人比例都在上升,而副學位及以上程度的年輕人更達近七成。各界在衡量政府工作成效之時,不僅要看資源投放的比率,同時也要看政策取得的成效。在提升教育水平的同時,也要為年輕一代發展開拓有效渠道做好銜接,才能將教育成果轉化為人才資源。

  過去數年,政府為年輕人提供了多樣的升學及培訓機會、為有志之士提供有效的發展平台。包括「多元卓越獎學金」、「青年生涯規劃活動資助計劃」、擴大「青年內地交流資助計劃」和「青年內地實習資助計劃」等,為年輕一代發展及向上流動創造更多機遇。除去教育及就業需求,政府更以「青年宿舍計劃」回應年輕人的居住需求,另外在公屋建設及土地資源政策上穩步推進,優先照顧本地居民,確保港人安居樂業。政府有的放矢,在投放教育資源的同時,更看到了年輕一代尋求個人發展的迫切需求,並作出了積極回應,照顧了社會整體發展的利益,為香港長遠發展培養並吸引國際化人才,將之轉化為競爭力。

  在香港內外經濟環境都存在挑戰之時,「一帶一路」戰略更屬難得機遇。香港要充分投入該戰略,強化自身優勢以及競爭力,需要引進適量國際人才來港,同時也要為本地學生的優先參與提供便利條件。如此,才能為香港擔當國內外資金流通「窗口」提供充足的人才資源,推動地區建設。而香港的整體優勢,一方面在於其「國際化」優勢,另一方面則是為內地經濟「走出去」擔當橋樑。這要求香港的教育體制也要與「國際化」接軌,避免出現斷層。在加強香港青年與內地青年交流合作的同時,也要加強與國外地區的人才交流。

  促進教育國際化

  因此,政府目前所提出的「一帶一路特定地區獎學金」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一帶一路」以實現沿線國家地區間的「五通」為目標,而落實「五通」須以官方的「政策」有效引導,搭建平台,然後以「基建」先行落實「設施聯通」,引領國家地區間的經濟貿易往來互通,從而最終達到「民心相通」。政府現期提出的「獎學金」計劃,為此帶來政策支援,不僅順應地區經濟發展的需求,更是落實「適度有為」,帶動各界各部門謀發展的負責任之舉。而本港年輕人通過該計劃參與到「一帶一路」平台,更是加強民間交流,達至「民心相通」不可或缺的一環。年輕一代的教育與發展問題,始終是本屆政府致力解決的問題,而有關議員以本港教育制度的不足為由,發出反對之聲,純屬「欲加之罪」,可見「政治化」害港不淺,應早停止。

  今屆立會會期將結束,需要討論的議案眾多,港府也表明將以「民生先行」、「先易後難」為原則,優先處理更急迫的撥款項目。但無論如何,「一帶一路獎學金」計劃整體上說是具有積極意義、且是切實可行的。各界及立會應?重商討如何完善該計劃,使其發揮更大效用,而不是逢政府必反,阻撓政府有效施政。

  「一帶一路獎學金」對於香港教育及經濟進一步「國際化」具有重要意義,且回應了香港青年尋求發展及向上流動機會的迫切需求,對香港鞏固並強化競爭力,培養人才,發揮重要作用。各界應團結一致,以香港整體利益為出發點,支持政府循序漸進,適度有為,為香港青年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