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評論 > 正文

推動香港發展以解決貧窮問題/曾淵滄

時間:2016-06-16 03:15:39來源:大公網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句話出自《論語》,說明兩千多年前人類社會已經在追求如何消除貧富懸殊。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今日世界各地仍然在討論這個問題,相信人類社會永遠都會為如何消除貧富懸殊而談論不休。

  馬克思提出共產主義思想,列寧將之實現。到了鄧小平,中國走上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也等於說,完全消除貧富懸殊是不可能的事。

  香港回歸之前,不少人擔心回歸後的香港會變成實行「社會主義」的地區,於是有了「一國兩制」的安排,香港繼續走資本主義道路。不過,在香港這個資本主義的社會,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的人也不少,這些人不斷地誇張香港貧富懸殊的問題。

  最近,特區政府原本打算修訂香港家庭收入中位數的計算方法,把公屋的津貼當成收入來計算,不料未正式提出之前,已經有人不守信用,把原本應該保密的文件向傳媒透露。同時大肆抨擊這個做法是為了改變貧窮線的計算,使到香港「貧窮」的人口下降。

  「貧窮」是相對的,杜甫詩中所形容的「路有凍死骨」才是真正的赤貧,香港從來沒有出現過這個現象,香港式的貧窮是比較之下,別人比自己有錢。

  直接派錢 難解問題

  最近,瑞士舉行全民公投。公投的議題是應不應該向全體成年人每月發放2500歐元,未成年人每月發放625歐元,來取代其他的福利。有工作的人每月的收入在2500歐元之上就要交回給政府。換言之,若每月收入超過2500歐元者,得不到任何政府發放的錢,少過2500歐元者由政府補足而達2500歐元,不工作者也一樣可得2500歐元。

  如此做是不是消除了貧富懸殊?沒有。如此做的結果,那些每月收入不超過2500歐元者都會被列為窮人,因為貧窮是相對的,相對於其他高收入的人,每月收入2500歐元自然是窮人。每月2500歐元以香港的標準來說不是低薪了,絕大部分的大學畢業生每月賺不到2500歐元的工資。羊毛出在羊身上,分別只不過是應該由那一頭羊身上剪下羊毛。最終,瑞士人選擇不接受人人分錢每月2500歐元的公投議題。

  每人每月分2500歐元,第一個問題是錢從那裏來?很明顯地是由每月收入超過2500歐元的人來付。公投不通過表示瑞士人每月收入超過2500歐元的人比較多,多過半數,因此不想自己多交稅來提高窮人的收入。

  人生而不平等,有人聰明,有人不聰明,有人勤勞,有人不勤勞,有人運氣好,有人運氣不好。結果就是有人貧有人富,要消除貧富懸殊就是在挑戰這個自然的現象,挑戰人生而不平等的自然現象。

  相對性的貧富懸殊是不可能消除的。因此,如何消除赤貧成了不少人努力的方向。過去數十年,香港的公屋的確對低收入的家庭產生巨大的作用,使有資格住公屋的人不必住在環境很差的木屋、寮屋。把公屋的租金與市場租金的差距當成公屋家庭的收入,實際上完全不會影響收入中位數的計算,因為把這項津貼計算進公屋居民的收入後,香港全民的收入中位數就會自動地上升,收入中位數上升之後,以收入中位數的某一個百分比當成貧窮線也跟?上升就很自然,分別的只是新的計算法使到非公屋居民更容易成為「貧窮」家庭,而有資格接受扶貧委員會的扶貧資助。

  發展停滯 貧窮愈甚

  扶貧的另一個挑戰是長貧難顧,因此,「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建議出現了。香港特區政府大量投資於教育,目的就是授之以漁,教人如何捕魚而不是直接送魚給他們。

  可是「授之以漁」面對的另一個更大的挑戰是,水中是否有魚?

  今日的台灣,適齡的年輕人百分百成了大學生,全民大學生是不是提高了台灣大學生的收入?沒有。情況很糟糕,40年前,台灣大學畢業生每月收入2萬新台幣,今日也是2萬新台幣,收入40年不變而通脹率卻不低。今日台灣大學生的不滿是非常嚴重的,不論是國民黨或是民進黨都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今日的歐洲,失業率高達10%至30%之間,問題也真不輕。

  問題在哪裏?問題就是水中無魚了,學了捕魚的方法卻苦於水中無魚。這是香港特區政府及所有關心香港貧富懸殊問題者都應該深刻反省的問題。

  歸根究底,要促進全民收入增加的最重要原則,就是鄧小平曾經常說的:「發展是硬道理」。只有經濟能向前發展,全民的收入才能增加。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競爭激烈的世界,多年前的亞洲四小龍之一的台灣,多年來的政治鬥爭,結果就是今日的經濟停滯,全民共貧、共窮。香港人要引以為鑒。

  資深評論員,博士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