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方俊明廣州報道:上海航運交易所近日發布2021年全球主要港口遠洋幹線國際集裝箱船舶平均在港、在泊時間。在2021年度集裝箱吞吐量前20大港口中,中國佔9席。其中,廣州港以平均在泊時間0.85天的裝卸作業效率,超越香港港(0.90天)位列第二,僅次於高雄港(0.83天)。廣州港集團有關負責人22日受訪表示,去年至今年首季,廣州港淨增27條外貿航線,總數達147條,助力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
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港口綜合效率整體表現良好,裝卸作業效率世界領先。綜合效率表現良好的為高雄港(1.03天)、香港港(1.33天)、廈門港(1.35天)、廣州港(1.49天),而在港時間較長的為洛杉磯港(9.49天)、長灘港(10.36天)。裝卸作業效率高的為高雄港(0.83天)、廣州港(0.85天)、香港港(0.90天)、廈門港(1.05天)、上海港(1.06天)等中國港口。
廣州港集團負責人稱,廣州港去年完成貨物吞吐量6.51億噸、集裝箱吞吐量2447萬標箱,同比增長3.6%和6%。該負責人透露,廣州港外貿航線僅去年淨增21條,總數達到141條,通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數據顯示,廣州港去年共接卸外輪6247艘次,外貿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幅超11%,今年首季更增長12.7%,又淨增6條外貿班輪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