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佳片雲集的內地暑期檔裏,影片《浪浪山小妖怪》以別具一格的黑馬之姿出圈,刷新了國產二維動畫電影的票房紀錄。
影片借用「西遊」的框架,講述了四個小妖假扮唐僧師徒,踏上一段荒誕離奇、笑淚交織的取經之旅的故事。這幾隻身處底層的小妖怪,既沒有孫大聖的赫赫威名、三太子的尊貴家世,更沒有名師引路習得的無邊法力,普通到堪稱卑微──小豬妖在忙忙碌碌的瑣事中尋找價值,蛤蟆精在安穩與未知間艱難抉擇,黃鼠狼精用精明掩蓋柔軟,猩猩怪在粗獷外表下守護着英雄夢。他們沒有響亮的名字,影片的英文譯名「nobody」直白得讓人心酸,卻也正是這份「無名」,讓觀眾從中看見自己的影子。
在充斥着英雄傳奇的影視世界裏,該片恰恰將鏡頭對準了那些被忽略的存在,讓我們看見平凡生命的分量。小妖怪們的取經路,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跋涉,那些細碎的日常,恰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軌跡,在柴米油鹽的瑣碎中藏着最動人的堅持。這些共鳴點讓虛構的妖怪故事有了真實的溫度,也讓「西天取經」從神話傳說變成了普通人的人生隱喻。
電影的難能可貴之處更在於,它沒有刻意煽情,卻讓觀眾在笑聲中品出人生百味;沒有宏大的說教,卻用小妖怪的故事傳遞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力量。在這個充斥着流量與特效的時代,它像一股清流,證明最能打動人心的是那些關於平凡、關於堅持、關於成長的故事。
正如影片最終所揭示的,取經的真諦不在終點,而是「在路上」。那些在浪浪山上努力生活的小妖怪,那些在現實中認真過好每一天的平凡人,用裹着煙火氣的本真模樣與默默堅守,構成了這個世界溫暖的底色。就像那些不完美卻可愛的無名小妖怪,我們或許渺小,卻也終將在自己的浪浪山上綻放出獨一無二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