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香港海關三重維度 構建跨境監管範式

時間:2025-08-26 05:02:52來源:大公报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博士後郭寒冰對《大公報》表示,香港智慧海關建設通過規則互認、技術主權、生態協同三重維度,構建起具有全球示範意義的跨境監管範式。

  郭寒冰提到,香港依託「一國兩制」優勢,可以降低物流成本。更有突破性的「一單兩報」系統於2025年全面落地,企業通過內地「單一窗口」提交的數據可實時加密推送至香港系統,這種「一次錄入、雙向共用」的設計,使粵港澳大灣區74個內地清關點與香港13個節點無縫銜接。

  郭寒冰認為,香港的優勢還在於技術主權的積累。其自主研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小慧」覆蓋8大樞紐,貨物申報準確率達92%;車底智能機械人通過掃描影像對比數據庫,精準識別走私藏匿點。在風險管理領域,香港採用本地化區塊鏈技術驗證跨境貿易文件,還能避免數據洩露風險。

  技術創新方面,香港也有相關經驗。「東莞─香港國際空港中心」將香港機場功能前置,降低物流成本。在國際層面,香港主導的亞太區海關驗證平台利用區塊鏈實現電子原產地證實時核驗,降低貨物關稅成本。郭寒冰認為,未來海關競爭的本質是數字治理能力的競爭。「通過香港這個節點,智慧海關建設將有助於推動全球貿易規則重構,為中國參與數字經濟治理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創新範式。」\大公報記者朱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