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破內捲促發展❷/內地車企反內捲 加速產品創新

時間:2025-08-20 05:02:41來源:大公报

  左圖:中國近年來汽車產銷量呈跨越式增長,但也陷入「內捲化」競爭,激烈的「價格戰」引發廣泛關注。\新華社;右圖:雖然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對汽車消費市場影響力重大,但汽車市場長遠發展仍要靠技術驅動,而不能一味地依靠補貼。\中新社

  自去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防止『內捲式』惡性競爭」以來,「內捲式」競爭、競爭失序、無序競爭等詞彙便開始在中央會議中頻頻出現。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內捲式」競爭成為高頻詞,並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此後,中央對整治「內捲式」競爭的要求越來越明確、舉措也越來越嚴格。7月初和7月末分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都強調突出了「依法依規治理企業無序競爭。」

  「反內捲」治理持續深化

  年初以來,新能源汽車「價格戰」愈演愈烈,新能源汽車行業成為整治「內捲式」競爭的重點領域。7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召開新能源汽車行業座談會,部署進一步規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工作。此前7月16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規範新能源汽車產業競爭秩序情況的匯報,明確三大舉措:加強成本調查和價格監測,強化產品生產一致性監督檢查,督促重點車企落實好支付賬期承諾。並強調着力健全規範競爭的長效機制。

  此外,中央第四指導組聚焦「綜合整治新能源汽車行業非理性競爭問題」專項工作7月17日赴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開展下沉調研,並與北汽集團、比亞迪集團、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負責同志座談交流。業內專家分析稱,相關部門正在協同推進綜合整治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內捲式」競爭,無序「價格戰」問題將得到有效管控,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秩序將逐步走向良性化。真正的競爭優勢最終還是要依靠價值創造,需要汽車企業從技術創新、產品品質、用戶體驗、品牌文化等多維度發力。

  苦修內功 回歸技術創新

  在政策引導的同時,國內汽車消費市場也迎來了政策優化調整的關鍵窗口期。六月份,河南鄭州、洛陽、遼寧瀋陽等多地相繼發布公告,為汽車置換補貼業務踩下「煞車鍵」。雖然汽車以舊換新政策對汽車消費市場影響力重大,但汽車市場長遠發展仍要靠技術驅動,而不能一味地依靠補貼。北京市社會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如今更新補貼政策的目的是有助於加速老舊車輛淘汰,推動汽車產業向環保、智能化方向升級,提升產業整體水平。

  「反內捲」相關行動已初步落地,目前已有17家重點汽車企業承諾對供應商「支付賬期不超過60天」,相應行動正持續推進;一些車企主動調低銷量目標,放棄野蠻增長……包括比亞迪、奇瑞、吉利在內的多家車企負責人重申堅決反對「價格戰」,強調以苦練「內功」破除「內捲」。隨着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汽車行業反內捲預期一步步加強,車企間的競爭將逐步從「低價競爭」轉向「價值競爭」,重心回歸到技術創新與用戶體驗上。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