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民生領域亮點
為落實《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以下簡稱《前海方案》),深圳已火速制定《前海方案》落實方案,其中,民生領域是一大看點。深圳市委副書記、市長覃偉中在9月13日舉行的深圳市推進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建設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深圳將進一步在民生領域與香港攜手合作,降低港醫療機構准入,引進一流高等教育資源,推進港澳同胞在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大公報記者 毛麗娟、李望賢深圳報道
今年,深圳發布實施了進一步便利港澳居民在深發展的「18條」措施,目前,前海共吸引3652名香港人才,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累計孵化香港創業團隊245家。
覃偉中表示,將聚焦社會民生,出台更多便利港澳居民在前海工作生活新舉措,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我們將深入實施『灣區通』工程,對接港澳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港澳同胞在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特別是大力支持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加快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港澳青年之家等建設,為港澳青年拓展更多就業渠道和發展空間,不斷增強港澳青年對祖國的向心力。」覃偉中說。
深圳市委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姜力琨透露,擬進一步在教育、醫療、文化旅遊等領域擴大對港澳開放。深圳將支持前海引入港澳和國際一流高等教育資源,建設一批優質港人子弟學校和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把前海打造成國際化創新型教育高地。
試點香港醫保異地結算
姜力琨還透露,未來爭取在前海進一步放寬香港醫療機構和市場主體辦醫准入條件,允許按照港澳標準開辦醫院、門診部,開展跨境醫療轉介和香港醫療保障異地結算服務試點。創新港澳遊艇出入境監管模式,爭取在前海試行遊艇出入境信用管理制度,加快建設國際遊艇旅遊自由港。
在前海創業的港青張思聰受訪表示,建議深圳支援港青創業就業的財政等相關政策可以在深圳市內進行全覆蓋,為在深圳辦企業、商事登記的香港青年提供一站式的服務,推動建設更優質的青年創新創業基地;此外,因文化和語言的差異,港青不熟悉內地的營商環境,而政府支持港青創業的政策又太多太散亂,建議深圳可以常設服務港青的工作部門,建立一站式的宣傳平台,提供創業補助、支援、輔導、引路及孵化的服務,令到港青可以更好地掌握內地政策。
張思聰還希望深圳政府與香港金融部門加強合作,在確保金融監管制度合規的前提下,盡快容許合資格電子支付工具營運商提供跨境支付服務,讓香港居民憑藉在香港使用的電子支付工具,毋須綁定在內地開設的銀行賬戶或信用卡也可在內地消費。
據悉,深圳目前共有3所港人子弟學校,並有多所學校提供港人子弟班。其中羅湖港人子弟成立於2001年,是為落實深圳市政協提案,解決在深圳置業、經商的港人子女讀書問題而創辦的深圳市第一所港人子弟學校,納入香港升中派位體系。該校招收小一至小六學生,每年都有多名港生回香港升讀中學。
隨着香港與內地的交流更加緊密,越來越多香港人才進入大灣區內地城市創業安居,港人子女教育需求日漸擴大。日前,在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見證下,深圳香港培僑書院龍華信義學校開學,提供12年一貫雙軌制課程,為港人子弟在灣區升學提供更豐富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