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人社部副部長湯濤(左)、日前新履職的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在發布會上\大公報記者張帥攝
【大公報訊】記者張帥北京報道:在國新辦9日舉行的進一步清理規範政府性收費政策吹風會上,日前新履職的財政部副部長程麗華介紹,國務院第3次常務會議確定四類政府性收費降費措施,預計全年可減輕企業負擔2506億元(人民幣,下同);加上發改委出台的降低經營服務性收費等措施,預計全年合計減負超過3000億元。與月初發布的4000多億減稅措施合計,今年已出台超過7000億元的減稅降費措施。
不影響養老保險基金運行
程麗華表示,內地將持續打好減稅降費「組合拳」,進一步減少涉企收費,降低實體經濟成本。此次清理規範政府性收費的政策措施,不僅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還涉及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住房公積金,以及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等方面。目前,保留的收費項目,主要涉及生態補償、耕地保護、資源類收費、政府還貸公路收費、考試收費和教育收費等。
延長階段性降低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繳費比例、失業保險費率政策期限,是此次降費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於是否會對基金運行以及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待遇標準造成影響,人社部副部長游鈞回應,這次延續階段性降費的政策經過認真、科學的測算和論證,實施地區是有條件的:首先,基金累計結餘可支付月數須在9個月以上,保障基金支撐能力;其次,實施階段性降費的省份必須保證養老保險待遇按期足額發放。
游鈞透露,按照繼續延長養老保險降低費率的政策,政策執行期內可以為企業降低成本大約540億元。2018年的養老金待遇調整的工作已經部署,將有1.14億退休人員受益,保證不會影響基金正常的運行,也不會影響養老金待遇水平和正常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