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青年藝術家陳啟祥作品《褶皺》。\主辦方供圖
【大公報訊】記者張寶峰、實習記者陳佩琪報道:在參與首屆「香港『黃永玉』國際青年版畫藝術家扶持計劃」年度展覽的作品中,一幅幅帶有濃郁抽象風格的作品十分引人注目,它們以抽象表達具象,以抽象叩問心靈,在版畫的世界裏構築起一座獨具魅力的藝術空間。
青年藝術家尹伊陽在談到自己的作品《雲山亂.二》時說,「觀看之道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繪畫之眼。正如中國山水畫以『卧游』的形式體味山水,而西方繪畫則多以寫實的筆觸再造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影響着我們的創作思緒,這件作品以銅版畫的形式重新審視風景,旨在觸模式地塑造自然之美,傳遞多元文化交融背景下的本體性思考。」
作品《欲望階梯系列之真理之島》通過線性敘事的黑白圖像,創造出一個逃離景觀社會的現實。青年藝術家胡景正如此解讀自己這件作品,「在這個空間平台裏,我突破了自己的框架。在我想像的牢籠裏,各種支離破碎的欲望被阻隔。我到達這個平台,試圖從籠子裏釋放我的欲望,勇敢地走在追求真理和生命價值的道路上。」
青年藝術家魏君婷的藝術創作視角融合中西,創作語言頗有時代特色。這次參展,她選擇了全手工絲網印刷馬賽克形式,目的就是為了更大程度地展現科技與原始手工的對立與矛盾。
談及「黃永玉」國際青年版畫藝術家扶持計劃,青年藝術家方小龍對大公報記者說,每一次落版,都是對時代的回應;每一幅作品,皆是與世界的低語。扶持計劃是連接創作與學術、技藝與思想、東方與西方的重要橋樑。「作為參展藝術家,我深切感受到傳統版畫語言在當代語境中的可能性。這個平台不僅匯聚了全球青年創作者的多元視角,也讓版畫在當代語境中持續生長。感謝扶持計劃讓青年創作者的聲音被聽見,讓圖像成為思想的橋樑。」「黃永玉先生以刀筆紹其心志,其作品中率真坦誠的生命力永遠啟示着後輩。」青年藝術家陳啟祥認為,在物質與感官被數字時代重新定義的今天,版畫以其不可取代的「印痕」與「觸感」,成為人們回溯本源、聯結身體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