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官方媒體日前曝光了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的進展情況和影像資料\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劉凝哲北京報道:2018年是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建設的關鍵一年,官方媒體日前公開了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的進展情況和影像資料。在重達22噸的「天和」核心艙中,科研人員布置300多個傳感器,通過900路信號,測量核心艙在發射過程中所能承受的最大載荷。目前,中國空間站工程進展順利,預計在今年上半年向內地和港澳台公開徵集應用項目建議。
依照規劃,中國空間站的基本構型包括核心艙、實驗艙Ⅰ和實驗艙Ⅱ。其中,核心艙「天和」,是空間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負責空間站組合體的統一管理和控制,支持實驗艙、載人飛船、貨運飛船等飛行器與其交會對接和在軌組裝,具備接納太空人長期訪問和物資補給的能力,配置大機械臂,具有氣閘艙功能,可以支持開展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實驗。
依照計劃,核心艙將在2020年前後發射升空,空間站預計在2022年前後建造完成,預計在軌運行十年以上。據介紹,空間站運行後,將面向前沿科學探索、人類生存和太空活動,支持開展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技術試驗和空間應用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