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領都擬引入機器人減省人手,引起市民熱議。
機器人替代保安員的建議方案,掀起日出康城住戶熱烈討論,住戶反應兩極,部分居民質疑,機器人技術仍未夠成熟,難以替代真人處理不同工作,無法及時處理突發事件,但亦有住戶持開放態度,認為可以研究。
晚間工作 回應住戶查詢
據了解,該屋苑擬議引入的禮賓機器人,主要用於晚間工作,回應住戶日常查詢,例如問路及基本設施查詢等,住戶亦可以透過機器人要求與控制室職員作即時視像對話。
大公報記者昨日到日出康城領都了解情況。現場所見,現時屋苑大門有保安負責登記,並指引來訪車輛等工作,每幢住宅大廈均有一位保安員,負責登記來訪人員。住戶鍾先生對引入機器人持觀望態度,「可以先看看機器人,與真人配合工作的效果如何。」但他認為,機器人處理突發事件等能力「肯定不如真人」,不可以完全取代物管人員。另一住戶李太認為,機器人放於大堂的作用不大,但建議用於巡邏,加強阻嚇住戶違規行為,例如對有人帶狗隻隨處便溺幫助搜證,或呼籲小朋友不要在屋苑公共空間踢波。
翻查屋苑討論區,初步以負面及反對聲音較多,不少人認為有關方案「噱頭大於實際」,質疑租用機器人及維修保養費持續增加,長遠不一定可以減少管理費;但也有人認為,若最終成功引入禮賓機器人,可以減輕管理費開支,而且「過年終於不用派利是」。
西貢區議員張美雄回覆《大公報》查詢時表示,通告由領都客務部發出,事件仍處於諮詢階段,至9月17日才結束,目前未有定案,強調通告上拋出多個不同方案,包括保安崗位優化計劃方案等,目的是希望提升保安服務水平,更具成本效益,減少來年管理費開支。\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肖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