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人民法院法官向小學生講解法治精神及法庭內基本知識\資料圖片
治國者,必以奉法為重。從「八二憲法」到中共十九大,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依法治國是執政黨不懈奮鬥的追求和夢想。改革開放至今,中國確立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法律制度,從而逐步走上依法治國道路。限公權方面,十八大以來,依據黨內法規全面從嚴治黨,成為全面依法治國重要內容。護私權方面,人民法院通過審判監督程序,糾正重大刑事冤假錯案共34起,隨着民法總則去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國司法逐步邁向專業化。立法、行政和司法領域的一系列重大改革舉措,讓中國大步邁向法治化。內地專家稱,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開啟中國法治新時代。\大公報記者 趙一存
「依法治國的前提是依憲治國,依憲治國的實現靠依法治國。在社會主義國家,依憲治國還包括依規治黨。」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法學會黨內法規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柯華慶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依憲治國和依法治國方面最重要的成就,就是確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法律制度,包括「八二憲法」及一系列基本法律,使中國逐步走上依法治國道路。
設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
柯華慶指出,中共十九大決定成立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和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確立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與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原則,這意味着,隨着黨內法規的立改廢釋工作推進,黨內法規體系初步形成,「這是十八大以來最凸出的成就。」
事實上,十八大以來,一項項「約束公權」的改革紛至沓來。中國著名律師、全國律師協會法律援助委員會主任、北京市致誠律師事務所主任佟麗華就表示,執政黨已將依據黨內法規全面從嚴治黨作為全面深化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一系列重要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成果,標誌着中共黨建已經步入法治化時代,在理論和制度設計方面解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制度的根本性問題。
2017年7月,一則快訊引發海內外關注:孫政才涉嫌嚴重違紀,由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對其立案審查。落馬時,孫政才仍擔任中央政治局委員。改革開放特別是十八大以來,中央鐵腕反腐,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計劃、蘇榮等國家領導人級高官紛紛落馬,一項項約束公權力的政策法規陸續出台,這讓民眾看到了法治希望。
出台或修訂近80黨內法規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柯華慶指出,過去五年中共在完善黨內法規、約束公權力、建設法治政黨和法治政府上取得巨大成就。據不完全統計,迄今為止中紀委共立案審查中管幹部250餘人。同時,全國紀檢監察機關給予紀律處分已逾119萬人,反腐敗鬥爭壓倒性態勢當前已形成,不敢腐目標初步實現。十八大以來中共出台或修訂近80部黨內法規,超過現有黨內法規的40%。全面從嚴治黨愈加有法可依、有規可循。
2013年11月,中央發布《中央黨內法規制定工作五年規劃綱要(2013-2017年)》;前年10月中共十八屆六中全會召開前,已修訂完成《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三部條例,六中全會審議通過《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和《黨內監督條例》兩部重要黨內法規。
中國著名律師佟麗華認為,一項項黨內法規出台,向全黨全社會釋放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的決心和立場,標誌着黨建步入法治化時代。
《中國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6》白皮書顯示,十八大以來,法院通過審判監督程序糾正聶樹斌案、呼格吉勒圖案、張氏叔侄案等重大刑事冤假錯案34宗。2013年至2016年,各級法院共依法宣告3718名被告人無罪,依法保障無罪者不受追究。佟麗華表示,執政黨有勇氣依法糾正一批歷史上的重大錯案,制定防止冤假錯案規定,彰顯全面依法治國決心,提振了全社會對司法公正的信心,是中國人權司法保障的重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