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美客機毒霧嚴重 逾百機組人員腦損傷

時間:2025-09-18 05:02:49來源:大公报

  圖:機艙空氣流動

  美媒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發現,飛機客艙內有毒煙霧洩漏事件近年顯著增加,這些煙霧含神經毒素及一氧化碳,對機組人員與乘客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最新數據顯示,2014年每100萬班客機有12班會出現毒霧,到2024年這一數字急增至108班。有醫生稱,過去20年他治療過10多名機師和逾百名空乘人員,他們都因接觸機上毒霧導致腦部損傷。然而,監管機構和飛機製造商幾乎沒有採取任何措施,反而刻意淡化安全威脅。

  【大公報訊】《華爾街日報》調查發現,商用飛機客艙出現有毒煙霧事件日趨頻繁,導致機組人員和乘客健康受損。今年2月,達美航空一架航班就發生此類事件,當時大量燃油進入了客機的引氣系統,導致濃煙從排氣口湧出。空乘人員隨即向乘客建議「隔着衣服呼吸」,但部分乘客還是聞到一股異味。醫生稱,除了嗅覺不適,暴露在毒霧環境中還可能令機組人員和乘客出現神經損傷,並因此出現呼吸困難、頭暈或視力等健康問題。

  切森此前是一名捷藍航空的空乘人員。她受訪時表示,2017年在一趟飛往波多黎各的航班上,她和同事都聞到空氣有一股臭味,嘴裏還能嘗到金屬味道,感覺像被下了藥。同事則表示難以呼吸並嘔吐。回到家後,切森感到身體不適,出現偏頭痛、心律失常等症狀,醫生診斷她腦部神經系統永久受損。切森目前對光線、聲音和日常化學物仍非常敏感,這讓她大部分時間都只能待在家裏。

  切森的主診醫生卡尼厄奇表示,切森腦部受影響的情況,與美式足球員腦部受衝擊的情況極為相似。卡尼厄奇稱,過去20年他治療過10多名機師和逾百名空乘人員,他們都因接觸機上毒霧導致腦部損傷。報道還指出,有一名澳洲女機師因毒霧誘發乳癌,最終喪生。

  切森的經歷只是自2010年以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收到的數千起所謂「毒霧事件」中的一例。目前,除了波音787之外,幾乎所有噴射客機都採用利用引擎將機外空氣引入機艙的設計,讓機內空氣得以流通;但當防止引擎機油和液壓油滲漏的密封零件老化,這些油質就會在加熱過程中揮發,釋放出神經毒素、一氧化碳和其他化學物,並隨空氣進入機艙。

  游說團體阻監管標準出台

  《華爾街日報》指出,自2010年以來,FAA記錄了數千計相關報告,近年報告數量急劇上升,尤其是空中巴士A320系列客機。該系列客機2014年報告數字為每100萬班有12班出現毒霧,到2024年時急增至108班,是2014年的9倍。由於機組人員未必會通報所有個案,所以實際數字可能更高。

  報道還指出,客機事故發生率自2016年開始攀升。當時空巴剛開始交付新款A320neo客機。該款客機配備了新一代節油發動機,但其中一款發動機的密封零件老化速度過快,導致機油洩漏並釋出煙霧,飛機頻頻停飛。而迫於航空公司的壓力,空巴放寬了這一發動機及其密封零件的維修規定。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7年間,30天內發生多次毒霧事件的飛機數量年均約6架,而2017年至2024年間該數字激增至近45架。

  飛機製造商、監管機構和航空公司對此則表示,此類事件發生頻率過低,污染程度過低,且關於其造成持久健康風險的科學研究尚無定論,因此不值得進行全面解決。在某些情況下,他們將毒霧對健康的影響歸咎於過度換氣、時差、心理壓力、裝病等因素。

  儘管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問題存在,全面的監測系統或過濾器仍未被廣泛採用。批評人士認為,在勢力龐大的航空業游說團體「努力」下,美國國會遲遲未能出台更嚴格的監管標準,導致相關問題愈演愈烈。

  (綜合報道)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