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節後復工 珠三角港企兩重天

時間:2017-02-07 03:16:33來源:大公網

  圖:春節假期復工,珠三角不少廠房出現「老闆上班,員工未齊」的情況。圖為一家港企生產車間\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攝

  春節假期結束,不少珠三角香港廠房年初十起陸續復工,復工情況兩極化。作為「用人大戶」的傳統製造業今年依然面臨返工率不高及「用工荒」問題,一家上市公司港企負責人稱,初十正式開工,返工率約7成,用工缺口約400人左右。另一家大型製衣廠老闆也稱目前返工率僅6成。與此同時,少數透過「機器換人」精簡人手的港企轉走高端生產路線,並藉高薪留住技術工人,返工率達95%,暫別「招聘難」困境。\大公報記者盧靜怡廣州報道

  「工廠年初十正式開工,但目前返工率約在7成左右。其餘工人該在元宵後陸續上班,用工缺口約2成左右。」在東莞生產玩具的香港上市公司龍昌集團,擁有約2000人員工規模,因此每年開年上班「招工」都是工廠首要大事。其人力資源負責人胡迎春6日剛開工,就到東莞各個人才市場都走了一遍,發現招聘現場冷冷清清。

  日薪普工流失率最高

  「雖然當地不少企業關閉或轉移,理論上招聘競爭減少。但看外省工人回來時間越來越晚,今年招人應該較難。」胡迎春說,工廠比較缺的是普通工人和技術工人,由於對普工需求大,因此更為緊缺。他表示,今年唯有繼續提高福利招工,另外還跟勞務公司合作安排人才輸送。

  位於汕尾的香港興成針織廠有限公司有超過3000名員工,今年節後返工率僅6成。董事長張靜告訴記者,按日薪計算的普工每年流失率最高,普工缺口最嚴重,需要觀望元宵後返工情況如何再定招工計劃。他坦言工廠每年都請不夠人,對員工需求是「多多益善」。「製衣廠需要大量勞動力。工廠最高峰有萬人規模,我們改造生產線後,現在已削減剩30%,但依然找不夠人。」

  為此,張靜每年為招工也費不少心思,前幾年還赴湖南、江西等勞動力輸出省份招人,但效果不佳。「外省員工長途跋涉來這裏工作,我們會給予更多補貼優惠,但同一工種的本地員工就抱怨同工不同酬。」儘管本地員工成本較高,為解決外省員工流失問題,張靜目前主要在廣東當地招工。此外,為留住工人,工廠連續十年漲薪,今年也將有5%左右漲幅。另外,還鼓勵老員工介紹新丁進廠,除給介紹人獎金外,還為新人免費培訓。

  轉型後高薪挽技工

  與「用人大戶」紛紛抱怨招工難相比,部分改走「高端產品」生產路線的港企,在精簡人手後又用高薪留住技術人才,效果已十分顯著。

  港企誠興行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詠琳告訴記者,工廠主要做汽車零配件電鍍產品,此前已經轉型做高技術及高附加值產品,不再需要普工。徐詠琳透露,工廠除了外貿跟單、銷售和管理層外,技術工人佔45%。對於這部分技術人才,工廠亦大方開出高於當地薪資。節後返工率有95%。

  港企東莞明利鋼材模具製品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彭家宜稱,春節後返工率逾9成。他表示,近年來採取一系列機器換人措施精簡人手,保留忠誠度較高工人,因此流失率較低。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