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香港深圳學習之旅昨日在本港舉行啟動禮。右圖:百名港深中學生參觀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了解香港在抗戰時期的角色及歷史故事。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香港旅遊發展局與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合作,推廣以「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歷史為主題的研學旅遊路線。啟動禮昨日(9日)於香港海防及抗戰博物館舉行,隨後100名港深中學生展開一日行程,從史跡、展陳與交流中深化對抗戰歷史、家國情懷及國家發展的認識。
有兩地的中學生認為,隨着大灣區一體化提速,深港往來愈加緊密,今次活動能夠與兩地青少年增進交流,共同了解歷史。\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
活動當日,學習之旅在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打開序幕。專業導賞員圍繞香港於抗戰時期的角色、重要事件與人物線索,系統講解香港在抗戰時期的角色及歷史故事。
其後,隊伍赴西貢斬竹灣抗日英烈紀念碑,了解抗戰期間港九獨立大隊游擊隊抗擊日軍侵略的事跡。下午轉抵深圳,參訪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紀念館及深圳圖書館文化名人大營救圖書匯,考察當中的史料及文物,並參與活動閉幕儀式,總結學習之旅,互相交流及分享研學成果。
打造有風景有溫度歷史課
啟動禮上,旅發局主席林建岳致辭指出,旅發局長期倡導「香港無處不旅遊」,善用本地多元旅遊資源並與業界緊密合作,推進主題旅遊路線。適逢抗戰勝利80周年這一重要歷史節點,旅發局把近年開發與積累的紅色旅遊路線及研學景點,按九大主題整合推出,以提升並豐富旅客體驗。
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劉蕾表示,「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是深港兩地共同書寫的家國記憶,也是攜手開發特色旅遊資源的寶貴財富。這段歷史見證危難時刻的人間大愛,彰顯兩地血脈相連的深厚情誼。
劉蕾續說,當前深港合作進入高質量發展黃金期,雙方將把這條紅色研學路線打造為有風景的思政課、有溫度的歷史書、有活力的合作橋,讓年輕人不僅讀懂過去,更能書寫未來。
旅遊事務專員張馮泳萍表示,為加深市民及旅客對香港抗戰歷史的認識,行政長官李家超已在2025年施政報告提出推廣以「中國文化名人大營救」為主題的紅色研學新路線。旅遊事務署將持續支持紅色研學旅遊發展,與各界協作開發更多結合歷史文化與旅遊體驗的項目,讓廣大市民和旅客在實地走訪中建立宏觀視野與歷史厚度。
研學旅遊路線設九大主題
出發前,兩地中學生代表分享行前心聲。深圳外國語學校(集團)學生左笑嫣表示,在祖國母親76周年華誕之際參與活動深感榮幸。她指出,隨着大灣區一體化提速,深港往來愈加緊密,過去彼此多以旅遊、美食、觀光了解對方,今次則以學習方式更深入觸達歷史文化,期盼與香港同學增進交流。
來自基督教宣道會宣基中學的譚凱澄稱,自己對香港抗戰史已有基礎認識,但希望更具體、更深入,故報名參與學習之旅;能走出校園、與深圳青少年共同了解歷史並展開文化交流,感到十分期待。
配合本次推廣,中國旅遊集團已推出「香港文化名人大營救」港深學習之旅一天團,團費每位650港元,旅客及市民可隨團遊走歷史人文線路,緬懷與認識歷史。
旅發局自去年起系統推動研學旅遊,將全港各區具研學潛力的地標與景點納入九大主題分類,「紅色旅遊」為其中重要板塊。
今年5月,旅發局舉辦業界簡介會,向超過200名本地及內地旅行社代表介紹香港紅色旅遊資源、景點、體驗等,協助他們設計和規劃行程。